政治

【胡文琦專欄】彭啟明vs.蘇俊賓,空污數據代表意義?

文/胡文琦 媒體報導,近期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槓上了環境部長彭啟明,兩人針對火力發電對空氣污染的實質影響,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數據辯論」。為此,環境部還特別發布新聞稿的強調,其科學模型的嚴謹性云云,而蘇俊賓則質疑數據選擇的代表性與全面性欠缺。這場爭論不僅揭示了火力發電對環境影響的複雜性,更凸顯了科學數據在公共政策溝通領域上的重大成本挑戰。 據悉,雙方爭論核心集中在「排放量」與「濃度貢獻」的識別上面,以及對數據的選擇性與代表性。環境部指出,基於科學模型,電力業對大氣中PM2.5的濃度貢獻約為2.3%。而數據則來自於美國環保署的「空氣品質模型」,考量了原生性PM2.5、SOx、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與氣象條件、大氣擴散與化學反應等因素。此外,環境部還進一步解釋,「排放量」與「濃度貢獻」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排放量是指污染源(如工廠、車輛或火力發電廠)在特定時間內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總量,屬於「輸出量」,描述的是污染物從源頭排放到環境中的規模;而濃度貢獻則係指某一污染源對大氣中某地區污染物濃度的影響,屬於「結果量」,則反映污染物在大氣中經過傳輸、擴散、化學反應等總和過程後,在某地點的最終濃度。 此外,不同污染源的排放特徵與貢獻模式也會影響濃度貢獻。例如,火力發電廠的排放通常集中在高空(如煙囪),其污染物在排放後會經歷較長距離與時間的傳輸與稀釋,因而對地面濃度的直接影響可能較小;相對而言,交通排放汙染物多為地面排放,對周圍區域的濃度影響反而更為直接和顯著。進言之,這即意味著即使火力發電廠的排放量較高,唯其對地面濃度的貢獻將可能遠低於交通排放。 然而,儘管環境部的科學模型確有一定水準的嚴謹性,唯其溝通方式仍過於學術化,並未能有效回應民眾有關火力發電對環境影響的庶民關切。但另一方面,蘇俊賓的批評雖提醒了政策制定者需要重視火力發電的「多維度綜效影響」,唯他對數據的解讀部分係基於「推測」,同時,亦未能提供其他更為具體的替代模型或數據支持,也容易引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委屈的不必要誤解。 不過,也正因為雙方的交火價值,更提醒了台灣的空氣污染治理絕不僅僅是科學問題,更牽涉著複雜的社會價值判斷。火力發電作為台灣目前最主要的電力來源之一,其對環境的影響無可避免。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一定共生與平衡,將是政府、企業與民眾所共同面臨的挑戰。誠然,蘇俊賓提出「用肺發電」的感性比喻,雖然能在情感上引發共鳴,但若缺乏具建設性、可操作性且達商業運轉效益的政策選項,亦難以解決能源供需的真正問題。 因而,我們要呼籲環境部與地方政府都應放下意識形態的無謂民粹對抗,回歸正常、科學的理性對話基礎;環境部除以更全面、更透明的方式揭露相關「有一好沒二好」的偵測數據外,更應對高污染地區制定具體的改善精進措施;而地方政府則應在理性批評之餘,提出更具科學立論基礎的具體建議,與中央共同攜手合作,面對能源轉型與環境治理的艱難挑戰。唯有如此,科學數據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正確理性工具,而非博眼球與流量的無良對抗武器,就請雙方都正視「火力發電」暫時仍無法全面替代的「可能必要之惡」吧。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彭啟明vs.蘇俊賓,空污數據代表意義? 臺灣郵報.

【鄧哲偉專欄】美關稅倒數,台美關係見真章

文/鄧哲偉 台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7月9日,美國貿易協商大限即將到來。就在最後倒數的幾小時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點名台灣,若未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8月1日起出口美國商品將回到「解放日」關稅水準,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懲罰性關稅。 這不是假議題,更不是談談而已。川普4月2日公布「解放日」的關稅架構,代表美國正朝全球貿易全面加徵關稅的路線邁進。對歐盟、日本、韓國,甚至台灣一視同仁。如今貝森特再度強調,若無協議就依「解放日」稅率處理,等於明示目前台美談判仍未有具體成果。 令人遺憾的是,台灣經濟部對此僅表示「仍在積極談判中」,卻無明確時間表與協議進展。財政部更在七月初對美國啤酒品牌課徵反傾銷稅,在整體局勢如此敏感之際,難免引發外界質疑訊號錯置,甚至誤判時機。 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金額高達920億美元,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市場。32%的關稅不是增加幾趴成本這麼簡單,而是對整個產業鏈、供應鏈以及未來接單意願的致命打擊。不僅台灣廠商將失去價格競爭力,美國買主也可能轉向其他免關稅國家,長期來看訂單流失、轉單外移、產線調整,都將造成不可逆的衝擊。 電子零組件、工具機、自行車、紡織、手工具、光電、醫材……這些仰賴對美出口的產業,過去20年建立的貿易關係與信任,如今正站在懸崖邊。而台灣政府至今未能對企業提出安撫與指引,甚至連關鍵協議是否有進展,都語焉不詳,企業界的焦慮與不安可想而知。 這場變局,本是美國「去全球化」政策下的必然結果。川普回鍋後重新定義國際貿易邏輯,把關稅作為打擊對手、保護內需的政治工具。台灣若不及時因應,只會被當作棋子任意擺弄。 面對壓力,台灣應該展現的是靈活、務實與前瞻,而不是拖延、敷衍與資訊封閉。談判進度必須公開透明,部會之間要統一立場、迅速因應,不能讓政治意識形態主導經貿判斷,更不能將出口產業當作政治秀的背景板。 在此情勢下,企業已準備好擴產、投資、轉單因應,但政府不能置身事外。無論是經濟部、財政部、行政院,甚至總統府,都應明確向民眾與產業界說明現況、進度與未來對策。否則一旦美方宣布恢復高關稅,誰來承擔損失?誰來負責補救?誰來面對失業、資金外逃與訂單流失的壓力? 倒數計時已經開始,危機不再是可能,而是現實,台美關係也要見真章了。此刻正是政府展現專業與效率的時候,也是全民看清施政團隊能力的時刻。台灣不能再用過去「樂觀等變」的心態來面對全球經濟風暴。因為這一次,失去的,將不只是關稅優惠,而是我們在國際分工中苦撐數十年的地位與尊嚴。

【胡文琦專欄】朝野政黨請正視安樂死議題

文/胡文琦 說實話,這才是人民的真正貼身大事,就請台灣藍綠白的朝野政黨「行行好」的做些「接地氣」的好事與實事吧。媒體報導,某男子阿火(化名)因跌倒導致癱瘓失禁,日常起居均需他人協助,身心備受煎熬,形同「活著的死人」。於是患者的親屬特向法院聲請准許執行安樂死,並免除執行者的刑事及民事責任。對此,新竹地方法院則認為,生命權為最基本且重要的憲法權利,且因我國又未有訂定安樂死相關法律,因而「只好、只能、只可」駁回聲請云云。 據悉,判決書指出阿火跌倒導致頸椎第3至7節受傷,頸部以下四肢僵麻、疼痛難耐,腹部像被繩子綁住還大小便失禁,日常生活均需他人協助,受傷至今備受身心煎熬,「宛如關在牢籠裡,更像活著的死人」。阿火本人主張,受病痛折磨者應享有尊嚴與安詳的死亡,也是人民的自由行為能力與權利行使,因不影響他人及公共利益與善良風俗,且釋字第603號解釋亦包含了,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都應受憲法保護,原應尊重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展現。 坦白說,筆者固然可以理解新竹地院只能「依法行政」的法治國原則,唯「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的憲法與法律,若不能保障真實存在「自由人」面對業已實證無法挽回健康自主生活的困境,卻還要死守「法匠思維」而讓「活死人」持續受苦的話,那不僅是平庸愚昧的鄉愿,更是道德虛無的「假道學」噁爛與假掰,從過往電視人傅達仁需舟車勞頓遠赴瑞士「求死解脫」,再到近期知名作家瓊瑤的「堅定死意」,都早已證明安樂死的議題與觀念需要與時俱進。 誠如本案的受苦者當事人感受最為強烈的阿火,基於本身實際狀況與目前仍有清楚表達能力及清晰思緒,且與女兒溝通後獲得了充分了解與支持後,果若如此還要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話,這樣對他與他的家屬公平嗎?難道非得要阿火選擇「真要求死,誰也擋不住」的其他更不人道的自殺方式?準此,就在少子化與高齡化來臨的台灣社會,如果有辦法,誰不會選擇「好死不如賴活著」?面對這個「黑犀牛」的真實問題,朝野政黨實應積極修法才是正辦。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朝野政黨請正視安樂死議題 臺灣郵報.

不靠鎖門霸台!民眾黨議場外排隊 對比去年杯葛風波

記者王百佑/台北報導 面對即將於明(4)日召開的立法院大院會,民眾黨展現高度備戰狀態。國民黨日前提案《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引發社會關注,院會勢必成為朝野攻防主戰場。 今(3)日中午起,立法院議場門口出現罕見景象——只有民眾黨開始排隊卡位,預備提案。民眾黨立委麥玉珍率先抵達,頂著35度高溫在現場等待,表明就是要「讓法案優先送入明天議程」,展現積極行動力。 下午時段,民眾黨志工搭起帳棚準備過夜,顯示團隊已有長時間待命之準備,力求不讓議事順位旁落。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也陸續到場聲援,展現團隊團結備戰的氣勢。 當被媒體詢問民眾黨將提出何種提案時,麥玉珍僅回應:「我們會提一些捍衛台灣民主的東西。」未進一步透露細節,但此語已傳達出民眾黨對制度改革與民主程序的堅定立場。 巧合的是,明天的院會時間 7月4日,去(2024)年7月4日,當時民進黨為杯葛內政委員會議事,清晨突襲佔據主席台、鎖門阻礙議事人員進出,造成議事全面停擺。一年之後,民眾黨以提案、排隊的方式爭取議事主導權,呈現完全不同的政治風景——不靠霸佔、不搞鎖門,而是用制度行動守護議會民主。 儘管民眾黨尚未公布具體提案內容,但其行動本身已成為政治訊號。外界預料,明日院會勢必成為本會期最後一次重大對決,藍白綠三方態度與策略,將牽動法案走向與社會觀感。 原始新聞來源 不靠鎖門霸台!民眾黨議場外排隊 對比去年杯葛風波 臺灣郵報.

公開影片反擊造謠抹黑 鄭正鈐痛批綠營「恥度」全無,依法提告

【民眾新聞網方健龍新竹報導】針對柯建銘陣營指控立委鄭正鈐在童軍大露營活動中「宣傳反罷免」、「發放文宣」等說法,立委鄭正鈐今(3)日召開記者會,公開完整影片反駁,證實相關指控純屬捏造、蓄意抹黑。鄭正鈐並痛批,柯建銘陣營為了達到罷免的目的,公然說謊、捏造證據,已經徹底失去了道德底線,「恥度」全無。 鄭正鈐並要求柯建銘陣營為造謠抹黑公開道歉,呼籲為人師表的教授要做好身教,不要滿口謊言,鄭並強調,絕不姑息任何企圖用謊言綁架罷免結果的行為,將持續透過法律途徑捍衛真相。 鄭正鈐今日偕同新竹市議會國民黨黨團總召陳慶齡、市議員黃美慧、吳旭豐、陳啟源、黃文政等人召開記者,會後並由律師王耀星陪同前往新竹地檢署提告。 鄭正鈐指出,柯建銘陣營先是在臉書中以「家長檢舉」之名,指他在童軍大露營的場合,宣揚反罷免,還拿一張「童軍徽章和反罷免文宣品」並列的照片,指控他在活動現場發放文宣品。 鄭正鈐表示,他在臉書及媒體都已澄清,當天並未在活動現場散發任何反罷免文宣品,更未於活動中提及罷免議題。但柯建銘陣營再度造謠,仍然在臉書指控他在童軍活動中在宣傳反罷免。 鄭正鈐在記者會中播放當天活動完整的致詞影片,證實影片中僅針對新竹缺乏合法露營場地表達關切,並期盼「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能挹注財源強化露營設施,從頭到尾未提及任何罷免議題。 鄭正鈐說,影片證實柯建銘陣營的指控是公然說謊、捏造證據。他痛批柯建銘陣營為了達成罷免的目的,已經徹底失去了道德底線,「恥度」全無,這不僅是政治人物的墮落,更是台灣民主的悲哀。 市議員陳啟源也指出,當天他全程參與活動,證實現場並無任何政治的活動,並呼籲存心不良的人,做人基本道理,誠實為上策,打一場乾淨的「反罷免」選舉。 市議會藍營總召陳慶齡則說,柯建銘早就說過「大罷免」是他發起的,其他縣市的罷免團體都還用「公民團體」演一下,但新竹市完全不演,新竹市的罷團就是柯建銘陣營。他指出,柯建銘陣營選輸就翻桌,還不斷抹黑。他強調,政治要有人性,博士要有博士的水準。 吳旭豐議員表示,新竹市的罷免就是一個偽公民運動,自己在罷凌別人,被提告就躲在罷團後面,說提告者在恫嚇志工,讓人看不下去。「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不要自己當小偷還指責別人是小偷。」 黃美慧議員強調,罷免讓抹黑、造謠成為常態,一個法學博士不應該不誠實、說謊與硬ㄠ到底,應該做好孩子的榜樣。 《圖說》立委鄭正鈐偕同竹市議會國民黨團總召陳慶齡、市議員黃美慧、吳旭豐、陳啟源、黃文政、律師王耀星等人召開記者,反擊綠營不實指控。(圖/鄭正鈐立委辦公室提供)

最新消息

地方

生活

警政

中港澳

專欄

更多新聞

確保世壯運晚會歡樂 海山警最高規格維安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今〈18〉日晚間舉辦「選手歡迎晚會」及「新北城市派對」等系列活動,迎接來自全球超過2萬5千名運動員,為因應活動湧入的大批人潮,轄區海山警分局詳盡規劃周遭交通疏導措施,除建議民眾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從縣民大道、新站路設置的A、B、C三區認證安檢站進場。 海山分局長林國民提醒,活動場區全面禁止攜帶刀械、爆裂物、空拍機等危險物品,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活動安全之器物,請民眾遵守現場人員指引,配合安檢與交通疏導措施,共同營造歡樂、安全的城市運動盛會。 他指出,系列活動相關場域包括新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板橋體育場與環狀線板橋站南廣場三大場地。活動當天下午1點至5點,板橋體育場將登場「新北城市派對」,設置閩南、客家、原住民等三大主題文化體驗攤位,並搭配展演活動與趣味闖關。而晚間7點至9點,限事先報名的「選手歡迎晚會」則於市民廣場熱鬧舉行,邀請天馬戲劇創作劇團、優人神鼓、九天民俗技藝團等知名團隊輪番演出,充分展現臺灣傳統藝陣的力與美。 林國民表示,為因應活動湧入的大批人潮,轄區海山分局詳盡規劃周遭交通疏導措施,除建議民眾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從縣民大道、新站路設置的A、B、C三區認證安檢站進場。市民廣場周邊亦實施場域管制,捷運板橋站3A出口採取上下分流動線,廣場2樓區域則全面禁止進入,以確保動線順暢與人身安全。 此外,為確保活動安全,事前以最高規格維安整備,結合陸軍化學兵第33群、刑事警察局防爆小組、保安警察大隊霹靂小組及刑事警察大隊警犬隊等單位展開部署,執行嚴謹的場地檢查工作,保障所有參賽選手、工作人員及市民的安全。

國際友人支持世壯運 侯友宜邀訪賓走讀府中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今〈18〉晚舉辦歡迎晚會,盛情接待來自世界各地參加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的選手及貴賓。侯友宜市長在晚會前安排迎賓茶會,款待姊妹市及友好城市訪團、駐臺機構與商會代表等近百位嘉賓。稍早各國訪團也參與「板橋文化行旅」,並在「府中醉夏趴」活動品嘗在地啤酒,感受新北的夏日魅力。 侯友宜特別向外國訪賓介紹雙北就像荷包蛋,新北市是蛋白,有山、有海、有叢林,歡迎外賓多到新北,多吃蛋白比較健康。也介紹自己的名字念起來就是「友誼」、「Friendship」,新北市希望永遠和大家當好朋友。隨後一一與各國訪團、駐臺代表交流合影,感謝國際友人來到新北。 此外,在雙北世壯運期間,新北市政府秘書處廣邀來自美國、韓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姊妹市及友好城市、國際組織代表逾百位訪賓。開幕當天安排訪團走訪鶯歌、九份等新北具代表性的景點,今日則安排走讀板橋府中,提供英文、日文導覽服務,深入介紹林家花園、慈惠宮等在地文化資產,並前往府中廣場參加「府中醉夏趴」,小酌新北精釀啤酒。活動尾聲,貴賓從府中站搭捷運前往板橋車站,親身體驗台北捷運的快速與便利。 同一時間,烏來區姊妹市北海道白糠町訪團也在板橋車站帶來「白糠馬舞」快閃表演,吸引旅客駐足欣賞。這是白糠町訪團睽違8年,再次在新北獻演白糠馬舞。白糠馬舞源自於1919年,是白糠年輕人在工作之餘所創造的舞蹈,描述小馬駒離開馬廄進入牧場,嬉戲玩樂的景象,至今已傳承百年。

先嗇宮神農文化祭熱鬧登場 朱惕之祈求新北穀物豐收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今〈18〉日代表市長侯友宜參拜三重先嗇宮年度盛事「神農文化祭」,祈求穀物豐收、百姓安康、四時無災、八節有慶,並在與會貴賓的陪同下,共同敲響金鑼,為精彩的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朱惕之表示,三重先嗇宮是地方重要信仰中心,在神農大帝的庇佑下,地方風調雨順,感謝廟方長年對於市民朋友的照顧,不論是疫情期間的物資捐贈,或是對於社區弱勢團體的支持,都是盡心盡力,希望這份善的力量能夠持續傳承下去,也歡迎大家在活動期間前往先嗇宮共襄盛舉,一同感受神農文化的無窮魅力。 民政局長林耀長指出,先嗇宮創建於西元1755年,廟宇蘊涵豐富歷史背景與建築工法,為全台廟宇「對場作」最明顯建築,彰顯不同匠司的巧思及技藝,殿內處處可見不同派別獨到的巧思技藝,歡迎市民朋友前來參拜祈福,領略文資之美。 他說,神農文化祭迄今已邁入第25年,每年皆吸引大批信眾前來參與,今年文化祭為期7天,從5月17日至5月23日,邀請來自山西的無形文化資產「打鐵花」,以及廣東「英歌舞」演出,並在首日推出限量100桌「神農藥膳宴」,為活動增添許多不同亮點。

信義國小親子鞋作體驗 傳承製鞋技藝看見有愛幸福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基隆市信義國小今天(5/18)下午攜手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溫馨舉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活動開放25組親子參加,開放報名即秒殺額滿,展現基隆在地親子對傳統製鞋技藝與共學教育的高度關注與熱情參與。 本次課程特別邀請基隆知名製鞋品牌「凡人與路」工作室團隊擔任指導,由製鞋師傅宋之凡及其母親陳佳吟老師帶領親子學員手作「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學員們在敲敲打打、穿針引線的過程中,細細體驗傳統製鞋工法的精緻與溫度,也在彼此的合作中累積難得的親子共學回憶。 信義國小教務主任廖士雅及輔導室鄭稚草主任全程陪伴參與活動,不僅表達對推動家庭教育與在地文化的重視,也為整場活動注入滿滿的溫暖與幸福感,另外曾經是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指導老師宋吉清主任的學生童子瑋議長親自撥空到現場給予勉勵,令宋吉清主任全家人及所有的親子們相當感動與驚喜。 令人感動的是宋之凡全家總動員參與活動,包括其父親二信高中圖書館主任宋吉清老師,母親陳佳吟老師,妻子楊馥瑋及兩歲多的女兒宋凡琋,共同見證這場溫馨的文化傳承。而小太陽成長社七位熱心學生志工,也投入現場協助,展現青年學子主動服務的熱忱。 本次活動由二信高中高職優質化計畫經費支持,讓親子能免費參與,體驗製鞋樂趣。完成作品後,學員們也紛紛將迷你鞋拍照,甚至上傳至「投資孩子創造力」LINE群組,分享親子鞋作的美好時光,氣氛溫馨感人。 開場時,宋吉清主任表示:「這不僅是一場手作活動,更是一項文化傳承的行動教育。」他強調,透過親子鞋作體驗,孩子們能在「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歷程中培養創造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讓基隆的傳統製鞋技藝得以在新世代中持續被認識與珍視。 此外,參與服務的學生志工也透過活動實踐「知善、樂善、行善」的精神,並撰寫反思學習單,將此次經驗納入服務學習歷程檔案,累積珍貴的成長養分。 這場親子鞋作活動,不僅展現親子共學的美好,也深化了「傳承真愛、共好同行」的核心理念。家長與孩子們紛紛表示,希望未來能持續參與更多類似課程,共同支持在地藝術產業,讓基隆的文化之火綿延不絕,走向幸福教育的美好未來。 原始新聞來源 信義國小親子鞋作體驗 傳承製鞋技藝看見有愛幸福 臺灣郵報.

呈現東西美學對話 荀武《靜穆之城》台中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現任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的藝術家荀武(Woody Xun),歷經十年跨越歐亞的藝術旅程,個展《靜穆之城》即日起於台中葫蘆墩文化中心四樓美術館展出,展期至6月8日止。 荀武《靜穆之城》個展18日舉行開幕式,邀請多位藝文界與設計領域人士出席,包括法鼓山護法總會副會長蘇妧玲、旅美導演王正方與夫人馬淑靜女士、當代藝術家白豐中、墨海藝術協會前會長黃文棟、藝術家廖迎晰、伯特利設計總監潘正、溫慶珠服飾執行長溫慶玉與友人高關關等人,展覽現場氣氛熱絡。 荀武此次展出41件作品,創作時間橫跨2015至2025年,作品內容涵蓋其旅居羅馬、那不勒斯、北京、南京與台中等地的繪畫,呈現藝術家對東西方美學的思索與融合。展覽主題「靜穆之城」聚焦於精神性藝術的探討,從創作中尋求內在寧靜與形而上的深層對話。 葫蘆墩文化中心主任郭恬氳表示,這是荀武在台灣的首次個展,展覽策劃以「地理拓樸學」為核心概念,劃分為「精神肖像實驗」、「風景的形上學」、「解構的聖像」三大單元,從其留義時期的紙本素描,到近年的綜合媒材人物畫,皆可見其對聖像造型語言的解構與再詮釋。 展覽中亦可見多件2025年全新創作,包含《太虛幻境》《菩提果》等作品,延續其一貫對東西方哲學美學的探討。荀武表示,古羅馬藝術在形式與比例上高度發展,卻逐漸失落「靜穆」的精神內涵;他透過創作,希望引導觀者重新省思內在寧靜的價值。 策展人賴慕芬指出,荀武的創作結合哲學與藝術研究,展覽中亦呈現其在攻讀哲學博士期間,針對繪畫技法與材料語言的深度實驗,作品具備高度個人風格與思想厚度。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原院長丁方教授亦特別錄製影片致詞表示,荀武的創作結合東西方哲學體系與藝術精神,既有學理基礎,也展現深刻的生命體悟,是21世紀「精神藝術」的一種具體實踐。他認為,《靜穆之城》象徵著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對於靜觀與精神價值的重建。

臺大農場轉型食農教育場域 攜手新北推食農教育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為推動食農教育與環境永續的理念,臺大農場安康分場於(十八)日辦理「再現安康賞荷趣-荷花種植體驗活動」,邀請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大豐國小校長姜孟佑及周邊社區民眾共同參與,透過認識荷花、實地栽植與藕粉料理DIY等多元體驗課程,串聯文化、農業與教育,展現食農教育多樣風貌。 安康分場位於新北市新店區莒光路7號,佔地約19.1公頃,場區三面環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田園景觀,是一處兼具教學、研究與社區互動功能的農業基地。自110年回歸臺大經營後,安康分場積極轉型為都市近郊的環境教育場域,設有志工培訓、農場栽培實習、無人機場域應用等多元活動,提供民眾親近自然、體驗農事的機會。 此次活動以「荷花」為主題,結合場域特色與季節性農產,從安坑地區文史解說開始,帶領民眾走入荷花田,實地體驗荷花種植,並安排藕粉涼品DIY教學,從文化意涵延伸至食材應用,藉此讓民眾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對在地文化與農業的認同。臺大農場長洪傳揚表示,農場未來將持續舉辦多元的體驗活動,透過更多跨域合作與社區參與,將農場打造為雙北地區的綠色療育及綠色照顧執行場域,讓安康分場成為都市人心靈喘息的綠洲,也實踐臺大農場「教學研究、環境教育、社會責任」的使命。 諶錫輝表示,新北市致力推動永續城市、農業共好目標,積極透過跨局處與跨領域合作推動食農教育,持續輔導農場並設計特色教案、媒合學校至農場實作,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 原始新聞來源 臺大農場轉型食農教育場域 攜手新北推食農教育 臺灣郵報.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