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大罷免案檢調「辦藍不辦綠」 盧秀燕籲賴清德:這件事萬萬不可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檢調疑似針對罷免連署,國民黨地方黨部多處被搜索,外界質疑「辦藍不辦綠」;台中市長盧秀燕16日表示,罷免發起人無查核身分權力,且選委會有除錯機制,現在辦的卻都是藍的,不免有執政黨追殺在野黨的不佳觀感,呼籲總統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這件事萬萬不可!我非常不以為然」。 盧秀燕上午出席霧峰光復國中小活動中心動土典禮,會後接受訪媒體訪問表示:「我很少談政治,但我要說幾句公道話。罷免連署的發起人並不像戶政事務所有查核身分的權利,所以若有錯誤要歸責於他們,我覺得太嚴重。更何況這些連署到一個階段以後,要送選委會,選委會有除錯的機制,什麼叫除錯機制?若有死亡或未成年等不符合罷免的連署人的身分,選委會會加以剔除,所以若一旦成案的話,這些早已除錯了,我覺得現在國家濫用司法的權力,重辦這些罷免的連署人。」 盧秀燕說:「第一、打壓民主。因罷免的連署人,他沒有查核身分的權利。第二、因為選委會已經除錯了,已經把這些不合格的剔除,如果還要重辦,那國家即是濫用司法的權力。第三、很重要的是,現在辦的都是藍的,也會給人覺得不但濫用司法,同時也有執政黨重辦在野黨的情形;因為賴總統身兼執政黨的主席又是總統,我覺得這個事情最好不要這樣子做,免得造成人民的反感。」 盧秀燕認為,中選會是政府機關,有這麼多機制在,現在檢調偵辦的卻都是國民黨,不但濫用司法,也有執政黨重辦、追殺在野黨的意味在。她表示,賴清德是總統,又身兼執政黨黨主席,在這件事最好不要這樣做,免得造成人民觀感都不好,更強調「這件事萬萬不可,我不以為然」。  

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 盧秀燕盼中央儘速公布補助申請辦法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市多位議員 15日在議會關心中央與地方政府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的因應辦法。市長盧秀燕指出,目前美方政策尚未定案,消息仍紛亂不明,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執行辦法也因此延後公布。市府已第一時間成立應變小組,提出六大對策與租稅紓困措施,若川普總統於90天後仍加徵關稅,市府可立即因應,也盼中央儘速公布補助申請辦法。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包括議員劉士州、吳瓊華、江和樹、張廖乃綸、陳廷秀、張瀞分都對於產業衝擊表示關心。劉士州議員指出,川普總統雖宣布暫緩實施75國的對等關稅90天,但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及美中博弈的不確定性,使民眾人心惶惶。他肯定市府迅速成立應變小組因應,也呼籲朝野不分黨派共同支持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但若中央不作為,地方能做的畢竟有限,關心市府掌握的受衝擊產業狀況與因應進度。 江和樹議員也肯定市府率先啟動六大對策與租稅紓困措施,對於中央表示880億元特別預算補助時間與內容延後一週公布,盼中央能儘速作為,協助地方面對壓力。張廖乃綸議員也說,若美方90天後恢復實施對等關稅,台中做為主要受衝擊城市,應隨時備妥應變方案。 盧秀燕表示,市府掌握六大產業將首當其衝,尤以手工具業為例,台中現有1,726家業者、約3萬4,770名從業人口,年產值達846億元,而美國正是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年出口達13.23億元。市府已就各產業受影響的家數、規模、產值等進行盤點,若美方宣布執行,市府可即時啟動應對機制。 盧秀燕指出,目前美方政策尚未定案,資訊仍紛亂不明,因此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的執行方式也宣布延後一週公布,若最壞情況發生,中部地區首當其衝,尤其台中應獲得較多資源支持,而非全國平均分配,呼籲中央若後續美方政策底定後,應儘快公布申請辦法,讓地方與產業可儘早準備、迅速應對。 吳瓊華議員也關心中部是傳統產業重鎮,年產值達5兆4,000億元,應設法穩定產業發展基礎。對此,經發局長張峯源補充,目前中小企業普遍關心租稅優惠、利息補貼與規費減免等議題,但因其組織規模不若大企業,爭取資源能力較弱,市府已聽到基層聲音,將積極協助爭取。

因應美「川劇」不確定性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邀產官座談提對策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因應美國關稅對產業衝擊,立法院財經委員會14日邀集台中相關產業座談,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這90天是出貨爆大量時期,等同把1年量出完,產業擔心的是,3個月後呢?台商抱怨說,每天都在看「川劇」,不確定性是經濟最大的殺手,現在是大談判時代,政府要備妥所有籌碼,該如何交易要非常謹慎。 立委楊瓊瓔指出,美國關稅衝擊,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中製造業帶來巨大衝擊,尤其台中是機械工業、工具機、手工具、自行車等產業的主要研發產地,許多業者都非常焦慮,因此今日邀集經濟部、財政部及國家發展委員會等部會官員到地方與產業界面對面,聽取企業心聲及建言。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指出,「關稅是武器,談判是過程,交易是目的」,這中間談判要做好準備,不光是台中,對所有產業所有國人都會影響,此時此刻需重視這90天,在沒有這90天前,產業都被要求不要出貨等,坦白說,若從美國角度,從業者及進出口角度,這90天是爆大量時候,等於是把1年的量都出完。 江啟臣強調,但企業擔心的是,過了3個月後呢?因充滿不確定性,是經濟最大的殺手,沒有了信心,就會影響到整個產業,不管在台灣或海外,政府要拿出具體行動,保持資訊透明,大家最擔心是不清楚狀況,不知如何布局。 江啟臣說,由於對外談判何時結束都不是我們能掌握的,加上川普政府不是我們所想的,決策不定,包括20項豁免,但現在又說不是這樣,讓業者很多疑問,早上台商還在說,每天都在看川普變臉,在看「川劇」,現在是大談判時代,政府要備妥所有籌碼,因涉及台灣全體利益,該如何交易,要非常謹慎。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表示,90天的關稅緩徵期,出現拉貨現象,港口有無足夠船運讓貨趕快上船,是另一個挑戰。32%的關稅,對公司的資本支出不太樂見,沒想到關稅會那麼高,10%關稅確實讓業者能喘口氣,目前看起來出現拉貨現象,而在未來幾個月,是否有機會趕快出貨,但港口有無足夠船運,也是另一個挑戰,政府應對小組應盡速讓貨能有效率出口美國,趕上90天緩衝期。 陳伯佳也提到,公司目前有貨物在海上,在4月5日前出貨的,影響不大,針對10%關稅,看是否能再降低,因為我們是以出口導向為主,對於較常競爭的國家,若關稅比我們低,還是有壓力。 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則承諾,對中小企業來說,紓困沒有看得到吃不到問題,企業現有不確定感,這也是為何原本紓困具體措施是今天要公告,後來延緩,就是因為行政院希望更周到傾聽,例如紓困申請是用附註說明方式、或用美國海關稅損證明等,都會來討論。

徐欣瑩獲頒陽明交大土木系傑出系友 指導教授讚她「做什麼像什麼!」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12)天「交大日」,盛大舉行「系友回娘家」活動,土木工程學系正式頒發「2024傑出系友獎」,新竹縣立法委員徐欣瑩博士驚喜上榜! 立委徐欣瑩表示,人生際遇很奇妙,原本以為自己會投身在衛星測量科技領域,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從政;正因為在交大求學期間紮實的研究訓練,讓她多元的公共議題都能以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 徐欣瑩在國立交通大學土木系攻讀博士,指導教授黃金維是國際頂尖的學者,所謂名師出高徒,黃金維教授表示,徐欣瑩相當敬業,碩、博士班期間嘗試先進研究,研發出很好的海水面模型,20年後的現在證明對國家的深度基準很好的應用。例如離岸風電綠能產業的工程量測基礎,讓台灣在這個領域的應用領先世界。優異的研究成果,受國際肯定,是「台灣衛星測量領域第一位女性博士」。 「做什麼像什麼!」徐欣瑩研究做得好,跨足到政治界,黃金維教授給這位高徒滿分的高度肯定。 徐欣瑩回顧求學歷程,「受美國NASA-CSR實驗室科學家的肯定,獲得全額獎學金,本來要去美國念博士。」她透露,因為母親生病留在交大深造。這段歲月,黃金維教授跟她說,「我是要訓練你成為一名科學家,而不僅指導一個博士」,在師長的提攜及校風的薰陶下拓展視野、格局,也開啟徐欣瑩不斷追求卓越的人生旅程。 陽明交大這次共有7位來自產官學界的優秀系友,獲頒「2024年傑出系友」殊榮,除了立委徐欣瑩外,還包括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首席工程師顧寶⿍、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總工程司鄭智⽂、兆豐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正育、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減災監測組組⻑陳振宇、桃園市政府地政局副局⻑⿈建華、新竹市政府行政處⻑許智堡等。 《圖說》陽明交大土木工程學系12日頒發「2024傑出系友獎」,新竹縣立法委員徐欣瑩博士(右三)驚喜上榜。(圖/徐欣瑩立委辦公室提供) 《圖說》陽明交大黃金維教授頒發「2024傑出系友」證書予立委徐欣瑩。(圖/徐欣瑩立委辦公室提供)

「脫中入北」去那裡 盧秀燕憂「暈頭轉向」要求中央說清楚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開徵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喊出台灣未來對外投資採「脫中入北」。台中市長盧秀燕11日在議會答詢指出,過去政府不希望「西進」,鼓勵大「南向」,現在又喊「北向」,搞得大家「暈頭轉向」!質疑北向是要去哪裡?原本南向的企業是要被政府拋棄嗎?要求中央說清楚。 市議員劉士州在議會表示,中央政策決策不明,之前推展新南向政策,現在又叫大家北向。南向又北向,已經搞不清楚方向,搞到昏頭轉向。 盧秀燕指出,過去政府不希望西進,鼓勵大家新南向,現在又鼓勵北向,現在連網友都KUSO說「政府搞得他們暈頭轉向,無所適從」,中央北向是去哪裡,北半球也是,那美國算不算,產業都在問「什麼意思」,盧秀燕直言「我也不知道」? 盧秀燕表示,面對美國關稅問題,產業界有很多疑問,政府有什麼協助,已經投資南向的怎麼辦,會不會被政府拋棄,建議中央出面說清楚。 劉士州也質疑「脫中入北」究竟要入哪個北?盧秀燕脫口說:「應該不是北韓」。劉士州強調,外面風暴這麼大,政府要有依據讓人遵循,否則這艘船禁不起這樣繞。

最新消息

地方

生活

警政

中港澳

專欄

更多新聞

陳純敬副市長視察「淡江大橋」淡水端橋面板閉合 新北交通重大里程碑達成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淡江大橋工程,迎來淡水端橋面板閉合這一關鍵工程節點,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十九)日會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共同視察施工進度,展現新北市政府對於市內重大建設的掌握與推動決心,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工,朝115年3月通車的目標邁進。 陳純敬表示,淡江大橋作為串聯淡水與八里、提升區域交通效率的關鍵工程,工程進度穩定推進,今日橋面板閉合的完成,象徵主橋結構進一步成型,預計在114年7月主橋塔完工、9月八里端橋面板閉合,屆時淡江大橋的壯麗全貌將完整呈現,擴大新北市的國際能見度,將會是世界級亮點。 陳純敬指出,市府也正在進行淡北道路施工、淡水輕軌二期規劃,以及已經完成沙崙路交通改善工程,中正路拓寬工程則計畫於114年7月開工等配套措施,將確保淡江大橋通車後的交通順暢,帶動整體區域的通行效率。 工務局長馮兆麟表示,目前淡江大橋各項工程均依計畫推進,施工團隊已克服多項技術挑戰,今日橋面板閉合標誌著工程邁入新的里程碑,未來將持續推進主橋塔施工與全橋閉合作業,期望於115年3月正式通車,為市民帶來更便捷、優質的生活環境。 新工處長簡必琦補充,淡江大橋的建設不僅帶動淡水、八里的區域發展,也將與新北市其他交通建設相輔相成,形成更加完善的聯外交通網絡。市府團隊將持續與中央合作,確保各項建設順利推進,為市民帶來更優質的交通環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原始新聞來源 陳純敬副市長視察「淡江大橋」淡水端橋面板閉合 新北交通重大里程碑達成 臺灣郵報.

114年績優社工暨社政人員表揚 侯友宜感謝社福夥伴發揮力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十九)日舉行「114年績優社工暨社政人員表揚典禮」。侯友宜出席一一表揚受獎者,他說,第一線的社工及社政人員,皆在崗位上發揮力量強化社會安全網,在社會每個角落服務及奉獻。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人口眾多,社工及社政人員每日因應不同個案,默默奔走於各機關及民間團體之間,秉持同理心為每一個需要被幫助的民眾尋求更完善的協助,其付出的辛勞不亞於警消單位,呼籲外界多多給予支持、鼓勵。典禮中,侯友宜感謝並表揚每一位社工及社政人員,他說,獲獎者中有許多服務逾20年的夥伴,面對執業過程中的壓力仍然能堅持不懈,非常不容易,市府未來會持續與大家攜手合作,讓新北市更好。 社會局表示,今年社工及社政人員共有131人獲獎,包含社福民間團體、醫療單位、區公所及社會局、教育局和所屬單位。其中獲得「努力不懈獎」的蘇奕豪,現任台灣世界展望會社工督導,曾協助單位錄製「兒少保護工作」線上影音教學課程,協助社工於線上判斷保護性及脆弱家庭案件,針對個案安全給予需求評估與指示;獲得「持之以恆獎」的林沂儒,為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文山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任,出版「新北優社福20方案逕開箱」,分享社工實務現場情境及注意事項;榮獲「社政績優人員優等獎」的八里愛心教養院行政組組長吳思緯,長期致力維護院區硬體與人力資源運作穩定,積極提供同仁與服務對象周全的支援與協助。 社會局也感謝見賢思琪基金會、嘉威會計師事務所及八方雲集基金會,連續4年贊助活動場地、提供受獎人員住宿券及禮盒。今年財團法人臺北市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也加碼提供教育訓練及餐敘費用,讓辛苦的社工人員在為民服務之餘,也能適度獲得身心紓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原始新聞來源 114年績優社工暨社政人員表揚 侯友宜感謝社福夥伴發揮力量 臺灣郵報.

貢寮、雙溪行動治理 侯友宜:顧長輩、拚經濟,打造偏鄉宜居環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十九)日率領市府團隊於貢寮及雙溪召開行動治理座談,由各權責單位親自向里長說明案件最新辦理進度。侯友宜強調,偏鄉最需要的就是對長輩的照顧,所以像是衛生所、長照及關懷據點、老人共餐等社福政策,市府一定全力以赴。此外,持續透過休閒觀光產業及改善交通道路等方式帶動在地經濟,打造偏鄉宜居環境。 侯友宜表示,貢寮是漁產品相當豐收的地方,除了知名的貢寮鮑外,還有很多名產,包括海膽、白帶魚等;雙溪則是透過荷花季和山藥節發展觀光及行銷在地農產品,因此要透過觀光休閒產業讓地方蓬勃發展,帶動好山、好水、好風景的貢寮和雙溪。 貢寮區主要針對道路拓寬及排水等議題進行討論。有關龍崗里五叉路往石壁坑街8鄰道路側溝排水改善一案,此路段因路幅狹窄,無法會車,且遇雨無法即時排水,致生青苔造成路面溼滑,經公所評估後將以施作L型側溝改善道路排水,並增加路幅寬度,整體經費約760萬元,由養工處補助500萬元,餘由公所自籌逐年改善;另雙玉里下雙溪街4、5號道路彎道改善一案,此路段同樣因該道路狹窄,導致車輛會車困難,經現勘後預計採局部施作擋土牆及鋼板護欄方式拓寬,經費約382萬,由公所向養工處提報相關經費。 接續來到雙溪,有關逸仙山登山步道路面及扶手設施改善案,觀旅局已於14日與公所及里長現場會勘,現登山步道已設有扶手欄杆,不過仍有零星欄杆出現損壞情形,後續觀旅局將協助辦理修繕。 另有關全體里長建議,於雙溪分駐所座落機關用地新建綜合行政大樓一案,該案址現有雙溪警分駐所及戶政雙溪區所,除雙溪警分駐所已達使用年限外,戶政雙溪區所未達使用年限,需報審計機關同意,侯友宜責請區公所,以現有機關用地改建的方向規劃,並與地方共同討論需求,邀集各局處辦理後續事宜。 民政局說明,自108年行動治理以來,貢寮區里長反映案件共71件,已全數解列,執行達成率100%;雙溪區里長反映案件共40件,至今已解除列管34件,執行達成率85%。市府團隊仍會繼續秉持積極態度及詳盡回應,解決市民的大小問題。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原始新聞來源 貢寮、雙溪行動治理 侯友宜:顧長輩、拚經濟,打造偏鄉宜居環境 臺灣郵報.

春寒料峭送溫暖 新竹榮服處關懷弱勢年長獨居榮民眷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3月最強冷氣團報到,新竹榮服處處長鞠宗顯率劉輔導員及社區服務曾組長,前往新竹縣新埔鎮關懷慰問弱勢年長獨居榮民及遺眷,並關心長輩的健康及生活情形,致贈毛毯、麥片等物資,並致贈慰問品,關懷榮民及遺眷長輩生活狀況。 單身獨居榮民滿伯伯熱情歡迎新竹榮服處到訪,處長鞠宗顯關心伯伯身體狀況,請其注意保暖及用電安全,並親自致贈毛毯、麥片等物資,將溫暖送達伯伯之心坎裡。接續關懷訪問百歲人瑞榮民朱爺爺,爺爺與夫人膝下無子女,顧慮僅兩老同住,且爺爺年邁行動緩慢,為避免生活危安,榮服處已連結慈濟共善社福資源,協助於衛浴盥洗間裝設安全扶手,避免爺爺如廁時跌倒,增強安全措施,讓兩位老人家覺得貼心、備受關懷。 氣溫驟冷,新竹榮服處也主動提供熱茶,為洽公榮民眷驅走寒意,使其感受輔導會的關懷之意,榮民眷表示雖然只是一杯熱茶,但使他們備感窩心,肯定榮服處設身處地、為民著想的服務,感動的同時,更深深感受輔導會及榮服處對於照顧榮民眷的用心。 鞠宗顯處長表示,目前時值初春,天氣冷熱轉換仍大,針對年長榮民、眷更需加強訪視,建立臨(鄰)托機制及落實服務網絡通報機制,並適時連結相關福利資源,讓服務照顧的網絡更加即時緊密,並以「用心、關心、耐心」帶給榮民眷最好的服務,榮服處秉持「榮民在哪裡,服務到哪裡」的精神,積極主動發掘榮民眷所需,進而提升所轄榮民眷生活及服務照顧品質,讓榮民眷感受到輔導會用心的服務與照顧。 《圖說》新竹榮服處關懷單身榮民滿伯伯(中),處長鞠宗顯 (左)親自致贈毛毯、麥片等物資。(圖/新竹榮服處提供)

共育商業專才 新北攜手日本長野縣簽署教育MOU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教育局為推動技職教育國際化,培養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商業經營人才,今〈19〉日與日本長野縣教育委員會簽署《教育交流合作備忘錄》,透過深化學術與文化交流,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同時展現新北市在技職人才培育與推動教育國際化的積極作為。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的統計數據,2023年共有279,274名外國學生赴日深造,其中臺灣留學生達6,998人,占比約2.5%。本次與長野縣教育委員會的合作,除了能進一步透過辦理學生國際見學與短期交換活動,促進技職教育的升級與臺日文化交流,同時藉由校際合作提升教師跨文化的教學能力,進一步推動商業領域教育的國際化,為學生打造更多元的學習環境。 他說,新北市將持續積極推動技職教育國際化,推動金手國際見學、技職領袖國際參訪、國際職探體驗、國際技藝專精等四大專案,培育優質技職青年,以專業技能展現臺灣競爭力。 長野縣教育委員會教育長武田育夫指出,長野縣近兩年透過「信州之翼計畫」,推薦了46名日本學生訪問新北市,深化教育合作。期盼本次簽署合作備忘錄能更深化兩地互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互訪學習機會與發展空間。 淡水商工自112年12月與日本長野縣高遠高校建立姊妹校,並與上田西高校於112年起即啟動短期交換學生計畫,可說是新北市與長野縣教育交流的先鋒! 學校與長野縣兩校在校際間的合作不僅限於學術交流,更連續兩年接待長野縣師生在臺見學體驗。 學務主任曾才榮表示,每次的交流都希望能讓學生更深刻理解臺灣及日本不同的商業管理和行銷課程特色,打開國際視野。期待合作備忘錄的簽署,為臺日更多不同學校的師生提供豐富的學習交流平台,甚至進一步讓新北市學生有在日本職場實習並介接就業的機會。 去年赴長野縣參與短期交換活動的淡水商工學生陳怡蓁分享,在上田西高校體驗到科技互動式教學,老師透過平板即時推播課程並設計問答,提升學習效率;另外,在短期交換期間,深刻感受到長野縣當地人的熱情與溫暖,無論是同學的協助或寄宿家庭的照顧,都讓自己印象深刻且倍感溫馨。這次交換的經歷拓展了自己的視野,留下很寶貴的回憶。    

資源All in One 新北興建鶯歌健康醫養園區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9〉在市政會議中宣布,將在鶯歌火車站前興建「新北市鶯歌健康醫養園區」,藉由結合未來智衛生所、複合式門診中心及綜合式長照機構,提供市民更完善的All in One醫療照護資源。 侯友宜表示,鶯歌健康醫養園區今年將開始先期規劃,未來興建完成後,不僅能提升土樹三鶯地區的醫療資源、醫療可近性及長照服務品質,透過便捷的交通網絡,將能連結醫療、交通與文化,讓市民都能安居樂業。 他指出,新北市一直以「新北醫動養」佈建智慧醫療、運動營養以及在地安養醫療資源,鶯歌區目前有將近8萬9千人的居民,鄰近的2家區域大型教學醫院,恩主公醫院與土城醫院提供急重症住院服務,轄內46家基層診所及鶯歌衛生所提供基層醫療、疾病預防到健康促進等服務。 隨著社會結構的快速變遷,人口老化問題日益顯著,鶯歌衛生所房舍老舊,空間狹小,又緊鄰大馬路,需要擴建。為了要持續提升市民的健康福祉,擇定在鶯歌區中正段,規劃興建「新北市鶯歌健康醫養園區」,地點就位於目前鶯歌火車站前,緊鄰捷運鶯歌站,以及今年將開館的新北美術館。 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衛生局積極擴充醫療資源,土城醫院開幕後迄今已開設812床,積極發展智能化服務,瑞芳醫療長照大樓在去年已動土,規劃建置136床的長照機構,板橋醫療園區,也於今年開始公告招商,規劃建置為800床以上的大型區域級教學醫院;自108年全面推動「智能衛生所」及「衛生所再設計」,目前已完成16區,預計2030年29區將全數完成;新北市日照中心已完成114家的佈建。 她說,為持續推動「新北醫動養」政策,「新北市鶯歌健康醫養園區」規劃於1樓設置未來智能衛生所,導入智能及再設計;於2樓設置複合式門診中心,是一項創新的服務模式,整合多元化科別門診服務及慢性病全照護,並提供復能資源;3樓預計設置綜合式長照機構,可提供失能失智長輩之日間照顧服務、巷弄長照站C據點及有FU長照站,落實長者在地安養,同時將服務外展到鄰近社區。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