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2025 TIE 盛大登場!工研院展示電網新世代綠色智慧

【民眾新聞網方健龍綜合報導】2025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創新經濟館」今(16)日盛大開幕。今年首度由經濟部產發署召集中企署、技術司、能源署及國營司共同策劃,以「AI生態系 串流百工百業」為主軸,展現AI為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本館聚焦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智慧機械、次世代通訊、精準健康與能源轉型─展出169項成果,並打造「AI應用」與「能源轉型」雙主題專區,呈現AI在綠能、生質能、氫能與電網管理中的智慧角色。其中,工研院推出的「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驗證平台」與「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展現AI讓能源更靈活、更聰明,為綠色科技注入新生命,成為全場焦點。 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表示,AI正在改變人類與能源的關係,使節能從過去的口號,轉變為具備主動學習與即時反應能力的智慧系統。隨著再生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電網穩定性成為轉型關鍵,AI的導入可望透過預測與自動化調度機制,為能源系統提供即時且高效的解方。例如,此次於「AI應用專區」中展出的「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可智慧分析冷凍空調等高耗能設備的運轉行為,自動優化能源使用、食品安全與舒適度平衡。 「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驗證平台」則整合太陽光電、儲能、備援電力、電動公車等分散資源,透過AI預測與即時調度,提升電網韌性,實現能源「懂得自我調度」的目標。他並指出,今年創新經濟館同步規劃「能源轉型專區」,展示氫氨能應用、太陽光電、生質能與低碳冷媒空調技術,展現臺灣邁向永續能源島的決心。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志文表示,透過AI,讓能源能夠自己思考、自己調度,甚至自己學習。工研院的「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驗證平台」具備資源預測、決策與控制能力,可整合太陽能、儲能及可調負載,根據市場條件進行動態排程,逐步應用至商場冷鏈、電動車充電樁與公共建築,打造更彈性的綠色電網。 同時,榮獲2025年美國愛迪生獎的「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更展現AI在節能應用的國際級實力。該系統以AI演算法優化冷凍空調運轉,在不影響食安與舒適度的前提下主動節能,並支援能源聚合商參與需量反應市場,為業者創造節能與收益雙贏。劉志文強調,這些技術不僅是節能工具,更是邁向淨零排放的「智慧夥伴」,象徵AI與能源融合後的嶄新時代。 今年創新經濟館充分展現臺灣在能源管理科技的創新實力,也彰顯AI於提升能源效率與系統韌性中的關鍵角色。展望未來,工研院依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將持續以永續環境為核心,推動跨領域整合與技術落地,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綠能產業生態系,為臺灣邁向淨零永續目標奠定基石。 《圖說》工研院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於TIE創新經濟館展出綠能技術,展現AI應用於能源管理。左起為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綠能所所長劉志文、綠能所組長劉陽光、綠能所副理宋鴻均。(圖/工研院提供)

民進黨拍板參選台中市長 何欣純3個感謝全力做好準備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民進黨選對會15日建議中執會徵召何欣純參選2026年台中市長。何欣純隨後發表聲明表達三個感謝,強調一切都尊重中央黨部的規劃與布局,全力做好準備。 何欣純聲明表示,第一,感謝總統賴清德國政忙碌,不僅多次會晤關心台中、更多次親自來到台中,關心產業勞工、經濟民生,傾聽民眾意見,尤其關心台中未來發展,把台中顧好、台灣未來一定好。 第二,何欣純說,感謝立委蔡其昌,世界12強、台灣勇奪冠軍,「台灣尚勇」響徹雲霄、台灣人走路都有風,就是蔡會長綿密協調後援、運籌帷幄,總統借重蔡的豐富資歷,在中央協助總統國政,是台中之光、更是國家之幸。 第三、感謝台中這塊土地、所有市民頭家,孕育我、養育我,給予她機會服務台中,這是她無上的榮幸,「如果能有服務更多市民朋友的機會,我當然會全力以赴」。 何欣純最後也感謝選對會所有前輩先進的建議與支持,未來還有黨內程序進行,「何欣純一切都尊重中央黨部的規劃與布局,全力做好準備」。

臺日合作引領綠能新時代 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啟動百萬瓦級PCS

【民眾新聞網方健龍新竹報導】因應淨零轉型與AI用電大幅成長趨勢,可靠的電力供應將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如今在臺日合作下,有望為業界提供可靠且完善的解方!工研院與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動百萬瓦級功率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的驗證與應用,推進先進功率半導體於電網中的應用佈局,為綠能併網與產業升級奠定基礎。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表示,隨著臺灣與全球積極推進淨零轉型,電力結構正快速改變,未來電網不僅要因應再生能源比例的攀升,更必須兼顧穩定、韌性與可靠。如何透過新一代電力轉換技術,確保綠電被高效整合並支撐產業發展,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課題。 胡竹生指出,本次合作結合工研院的系統整合能力與三菱電機的功率半導體優勢,能讓綠電更有效率地輸入電網,並支撐高科技產業發展,這不僅是臺灣能源轉型的重要一步,也將強化臺灣在國際綠能供應鏈中的角色。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劉志文表示,功率轉換系統(PCS)就像電力的「智慧守門員」,能把來自太陽能、風力、儲能或其他再生能源的能量,轉換並維持電壓、頻率的穩定以提供電網使用。PCS不只是轉換電的形式,更是確保電力品質與可靠度的重要關卡。PCS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功率半導體」元件與驅控。這些半導體能快速精準地控制大電流與高電壓,扮演電力轉換的開關角色,就像高速運作的閘門,讓能源能量流動既安全又高效。因此,先進功率半導體的導入,不僅可提升再生能源併網品質,更能支撐高科技產業對電力的高標準需求,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上席執行役員(半導體元件事業本部長)竹見政義表示,能與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簽署技術合作協定,感到非常高興。此次合作是加速再生能源與社會接軌的重要一步。透過結合三菱電機的高效率功率半導體技術與ITRI在系統化領域的知識與優勢,將實踐包含三菱電機功率半導體在內的百萬瓦級電力轉換系統創新,為建立永續能源社會做出貢獻。未來,將持續在全球推廣功率半導體模組,並推行兼顧解決社會課題與事業成長的「Trade-On」活動,為邁向永續發展社會持續努力。 此次台日合作同時呼應工研院「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中「永續環境」的發展目標。雙方將持續深化技術合作,從臺灣出發,放眼國際,攜手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色經濟的新篇章。

【鄧哲偉專欄】王世堅《沒出息》爆紅兩岸:看見大陸言論邊界的鬆動

文/鄧哲偉 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素以敢言、真性情聞名。最近他的一首〈沒出息〉意外成為「兩岸神曲」,在台灣網路上先爆紅,旋即被大陸網友改編、翻唱、二創,甚至衍生成各種「共鳴版」。這首歌原本帶著一點自嘲與幽默,沒想到卻穿越了政治鴻溝,在大陸網路掀起討論熱潮。這個現象,值得我們細細觀察:一個屬於台灣民進黨籍、常批評大陸的政治人物,為什麼能被大陸年輕人接納、甚至喜愛? 首先,這反映了大陸網路輿論空間的「真實多樣性」。外界常以為大陸的網路「萬言禁區」,所有政治相關內容都難以存活,但事實上,從王世堅被大量轉載來看,大陸年輕族群的文化接收力與幽默感,遠比外界想像的開放。尤其是在短影音平台如抖音、小紅書、bilibili上,娛樂性與創意表達往往凌駕於政治立場之上,只要內容夠真誠、夠有梗,就能引發跨界共鳴。 第二,王世堅的「真性情」正好對應了當前兩岸年輕人對「真實感」的渴望。他敢罵、敢哭、敢笑,無論在議會跳海、怒吼、唱歌,都不遮掩情緒。這樣的「人味政治」在台灣被視為「奇葩立委」,但在大陸網路上卻被當成一種「真誠文化」的代表。許多大陸網友留言:「他至少不像有些官員那樣假」、「這種敢講的政治人物,在哪都少見」。在這層意義上,王世堅成了兩岸共同語言下的「情緒出口」。 第三,這首歌的跨界爆紅,也揭示了政治與文化的「分流現象」。在意識形態對立之際,文化娛樂仍可成為橋樑。〈沒出息〉之所以能跨越政治界線,是因為它並不談意識形態,而談人性、談情感。這與台灣許多被過度政治化的議題形成強烈對比。它讓人們重新意識到:兩岸之間,其實仍有許多「能笑在一起」的空間。 第四,從政策角度觀察,這現象也間接說明大陸在新媒體管理上,已從「封鎖」走向「引導」。過去,一旦與台灣政治人物有關的影片上傳,往往會被迅速下架,如今卻能留存、流傳,甚至被官方媒體以「網路現象」角度報導。這意味著,大陸對「非敵意」或「文化性」台灣議題,採取更靈活的處理態度,也是一種「軟性統戰」的策略~透過文化與幽默滲透,讓兩岸民心更接近,而非單純靠政治口號。 第五,這首歌的流行,也映照出台灣社會的一個悖論:王世堅在島內常批評藍營、與民進黨主流立場也常有相悖,但他卻是少數仍被各方尊重的「民進黨人」。他有溫度、有誠意,不裝樣子,甚至敢自嘲。反觀部分台灣政治人物,一味高談「抗中保台」,私底下卻表裡不一。王世堅的成功,其實提醒了整個民進黨~民意不是靠口號,而是靠真誠。 最後,〈沒出息〉跨海爆紅,是一次難得的兩岸文化共鳴事件。它不僅說明「音樂無國界」,更顯示即使政治氛圍再緊張,民間仍有情感的流動與共振。當台灣人笑王世堅「沒出息」時,大陸人卻在笑中看到一種自我解嘲的力量。這份共鳴,是超越政治的~它讓我們看見一個更真實、更有人味的兩岸,也許正是未來對話的起點。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胡文琦專欄】鏟子超人好棒棒,賴總統其器小哉?

文/胡文琦 親民黨發言人 真的是夫復何言、難以接受的既可憐又可悲啊,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格局胸襟與能力竟然是如此不堪的「向下沉淪」?本來,筆者還耐住性子的繼續觀察綠營與1450們能夠黑龍轉桌、魚目混珠的「往自己臉上貼金多久」?沒想到,現在竟連一個堂堂且實際掌握著國家機器與諾大行政資源的賴清德總統,竟還好意思的蹭熱度、博眼球地在花蓮馬太鞍溪的災民傷口上繼續吃「人血饅頭」? 媒體報導,日昨,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的雙十國慶大會慶典上,以「變局中,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國家希望與願景演說。據悉,賴總統強調,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後,「感謝成千上萬的救災超人」不遠千里馳援花蓮,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也將讓全世界記得:「台灣,那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何等的有愛心,是何等偉大啊」云云! 說實話,筆者原本還在克制自己不要有「誰先認真,誰就輸了」的烏鴉放砲行徑,因為,說到底,那些最終還是算有做了點好事實事與正事的「部分綠色鏟子超人們」,他們那種企圖「貍貓換太子、先說先贏」、的置換所有其他不分顏色黨派「全部鏟子超人的「噁爛伎倆」,早就被人看破手腳不說,但話說回來,這些「類網軍水軍們」有此等小人之心也就算了,沒想到,賴清德竟還好意思拿鏟子超人們的義行來大做文章? 暫且不論賴總統之前一席近乎冷血無感「要災區老人們自己爬屋頂」的失格言論,其後,又發生國軍一下子不可進屋救災、一下子又可以的「皇恩浩蕩與我說了算」的矛盾難堪,而在視察花蓮馬太鞍溪災民時竟又故態復萌地要與救災國軍快樂的give me five離譜行為,講白了,「鏟子超人的現象出現」,不就更加驗證了賴政府的「嚴重失職與無能」,否則,哪還需要鏟子超人們的民間私人力量呢?其理甚明無須矯飾,不是嗎? 準此,又看到賴總統再次表錯情的「喪事喜辦」,且還刻意模糊政府救災失序乃至建置韌性社會量能的完全不及格的績效之下,一席「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也將讓全世界的人記得:台灣,那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何等的有愛心,是何等偉大」的幹話與官話,不止丟臉小小多山國家的總統名器與該有護民職責,真正會讓無色鏟子超人與外國朋友們「看笑話」的對象,不就是國王新衣的賴清德本人嗎?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最新消息

地方

生活

警政

中港澳

專欄

更多新聞

【鄧哲偉專欄】從火車頭園區看見苗栗的委屈

文/ 鄧哲偉 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4月25日,苗栗火車頭園區正式啟用。這座融合鐵道文物與客家文化的觀光園區,歷經六年奔走與整建,終於迎來嶄新篇章。這不只是地方觀光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著苗栗人多年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但就在典禮歡欣鼓舞的氣氛下,卻傳來沉重的一句話「這樣是在欺負苗栗人」縣議會議長李文彬語帶不滿地指出,中央補助遲未到位,尤其是客家委員會的經費遲遲未核,讓地方無比為難。這不是情緒性發言,而是苗栗人多年來被邊緣化的寫照。 苗栗是全台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超過七成居民有客家血脈。這裡的語言、文化、飲食與生活方式,都深植於客家精神——勤儉、樸實、打拼。我們願意承擔、不輕言抱怨,但當中央遲疑、經費緊縮,受苦的往往是第一線的地方政府與基層人民。 即使財政困難,苗栗縣政府仍堅持推動敬老卡、育兒補助等民生措施,卻反遭中央以「違反財政紀律」為由,於2023年扣減補助款7,784萬元。這種懲罰式的做法,不僅打擊地方施政意願,也讓民眾對公平產生質疑。 事實上,苗栗的財政狀況確實困難重重。114年度縣府預算編列:歲入約279.6億元、歲出約277.3億元,看似收支平衡,實則背負巨額債務。當年度需償還債務87億元,另還需舉借新債84.7億元以維持運作。這顯示出苗栗雖努力節支,但仍處於舊債沉重、難以翻身的泥淖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預計2025年修法重新分配財源,對原本在計畫型補助就居於弱勢的苗栗來說,這無異於雪上加霜。財政評比差、計畫經費少、補助又延遲,地方還能怎麼辦?更令人失望的是,地方苦苦爭取、數度公開呼籲,中央卻選擇沈默。就連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身為客家人,在公開場合面對議長與縣長提及補助困難時,也無明確回應。這樣的冷淡,不只讓人心寒,更讓苗栗人感到被忽視。 我們並不是推卸責任。縣長鍾東錦曾坦言:「若中央扣款過多,將使縣府預算無法編列,進而影響執行能力。」這不是藉口,而是實情。苗栗縣自2015年起每年依法還債,努力重建信用,但過去的債務仍如影隨形,財政空間極度有限。 我們不求特權,只希望公平。我們願意努力,也正在努力,只盼中央給予合理支持與尊重。火車頭園區是地方與中央共同合作的成果,但它也提醒我們:唯有資源公平、政策對話誠懇,苗栗的未來才有希望。 否則,一座園區再漂亮,也無法真正翻轉地方的命運。 苗栗人不是次等公民,也不該永遠是政策的最後選項。我們站在台灣的心臟地帶,期待在陽光下,獲得應有的關注與支持。請聽見我們的聲音,請看見我們的努力。讓苗栗,真正走上穩健發展的正軌。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李家同專欄】教育必須從基本做起

文/李家同 有一位大學教授告訴我,他的學生寫出來的英文句子,有些令他非常吃驚。以下是他所提的例子: They always eating lightly. Does he calling his mother? There are must be my friends. This restaurant always eats healthy. He was success...

【豆苗塔羅占卜專欄】感情中如果出現第三者,我會怎麼處理與面對?

文/豆苗 現今的情感社會,是充滿情慾以及誘惑的各種亂象。出軌、偷吃、橫刀奪愛的現象,似乎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即便伴侶不偷腥,也難保不會有人主動送上門來。面對情感被第三者介入時,自已會用什麼態度去處理面對呢? 心中默念,感情中如果出現第三者,我會怎麼處理與面對?然後再憑第一直覺,選出一組最有感覺的牌卡即可。     選擇好了嗎?我們來看大家的選擇是什麼答案囉~~~   選擇A的朋友~ 你是屬於愛恨分明的個性,有話直說的人。一旦發現感情中被別人介入,絕對是無法忍受跟裝作若無其事,寧可勇敢面對現況,也不願意坐以待斃! 你會當機立斷的跟伴侶挑明講清楚,如果伴侶不處理,那你會直接出手解決,正面宣戰,捍衛自已的地位。總之感情的決定權一定要在自已手上。 選擇B的朋友 你在處理感情是很有智慧,個性沈穩內斂,並且會冷靜分析現況的人。當伴侶偷吃被你抓到,或是察覺有第三者介入時,你會先不動聲色的觀察,有計謀的策劃,採取跟他諜對諜,見招拆招。小三小王的出現,更能激發你的鬥志,默默的收集證據,反將對方一軍,是屬於你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回敬你的態度。 選擇C的朋友~ 你不輕易說分手,但絕對無法接受背叛。如果自已的感情有人介入,或是伴侶對你說謊,一旦信任感破碎,清楚知道自己的個性,即便真的深愛,日後也無法再相信對方了。與其活在痛苦掙扎,倒不如破釜沈舟,快刀斬亂麻。心裡還痛快些!屬於在痛、再捨不得,你也會選擇分開。 選擇D的朋友~ 你是屬於愛到卡慘死的個性,包容力極強,一旦認定了,很難割捨對方。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是屬於消極的態度去面對,因為討厭面對麻煩,也不願承受失去的痛苦。很多事情你會選擇閉起眼去承受,只要對方還願意安撫你,明知道都是謊言,但你仍會選擇相信與不拆穿。太害怕去面對讓自已痛苦的局面,寧可逃避,只要不知道,就不會受傷。   文章出處:豆苗 專長:偉特塔羅 、易經占卜、生命靈數

【胡文琦專欄】給國防部按一個讚

文/胡文琦 針對之前沸沸揚揚有關國防安全研究院前執行長李文忠遭到媒體爆料,涉嫌電傳曖昧簡訊給下屬女員工而涉及的性騷疑雲,而另一位「共犯結構」下的前國防院副執行長韓岡明,亦捲入疑似對受害女子施壓的不法情事,對此,國防院在經過長達2個月的調查之後,據悉,性平會結果已於本月(16日)正式出爐,而根據國防部的正式調查報告,李、韓2人的性騷與霸凌案均成立,並且已各記2大過撤職云云。 對此,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則進一步證實強調,涉案2人都已申請離職,未來國防院將每季依進度加強兩性平權教育,國防部更已從本案得到教訓且明確快速處理,未來任何事項皆會依法處理。此外,柏鴻輝還指出,對於國防院裡面發生的任何事情,國防部事後均已做檢討,也請國防院在此區塊以後要符合兩性平權議題,每季依照進度加開(課程),並請專家學者加強教育,同時更希望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兩性工作環境。 面對此番難堪的「性騷家醜」,從整評司前處長張應中亦因涉嫌透過親屬施壓而被調離主管職,再到嚴謹的「沒有程序正義就沒有實質正義」的「部外合議制評審制度裡有3個」,完善且完備了整個調查程序,坦白說,國防部在處理涉及決策高層的敏感性騷事件上,並未因李文忠過往在綠營的層級與輩分而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鄉愿與顧忌,確實做到了兼顧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準此,筆者認為必須給國防部按一個讚。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ESG專欄】永續發展:人間四月天,打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文/江宏仁 永續(Sustainability)是一種強調經濟、環境與社會之間的平衡,以確保當代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同時不損害後代子孫的發展機會。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社會不平等與資源枯竭的挑戰加劇,永續發展已成為企業、政府與個人共同關心的重要議題。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永續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個人與企業如何實踐永續策略,推動更環保、更公平的社會發展,因為未來一直來! 一、永續的三大核心面向(ESG) 永續發展通常與ESG(環境、社會、治理)概念密切相關,這三個面向共同影響企業、政府與個人的永續表現。 1.環境(Environmental) 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遷;如ISO14064-1溫室氣體排放 推動再生能源使用(如太陽能、風能);如ISO 50001能源管理 改善水資源與廢棄物管理;如ISO 46001水資源管理與ISO 14001環境管理 保護生態多樣性;如GRI 101準則 2.社會(Social) 提升勞工權益與職場多元包容性;如SA 8000社會責任 關注社會公平與社區發展;如ISO 26000企業社會責任 支持公平貿易與人道主義行動;如ISO 32210永續金融 促進教育、健康與福祉;如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 3.治理(Governance) 提高企業透明度與誠信經營;如ISO 37001 反賄賂管理 建立符合倫理的商業模式;如RBA 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 強化風險管理與法規遵循;如ISO 31000 風險管理 保護股東與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如利害關係人   二、為何永續發展變得如此重要? 1.氣候變遷與環境危機 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頻繁發生,例如洪水、乾旱與野火,這些問題影響生態系統與人類社會。因此,各國紛紛制定 碳中和目標,鼓勵企業與個人減少碳足跡。 2.資源短缺與經濟挑戰 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天然氣)逐漸枯竭,如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3.消費者與投資者需求轉變 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支持具有社會責任與環保承諾的品牌,例如選擇 無塑包裝產品 或 碳中和企業。同時,投資人也將 ESG 納入投資考量,影響企業的融資能力與市場價值。   三、個人如何實踐永續生活?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改變日常習慣來推動永續發展,例如: ✅ 綠色消費:選擇環保標章產品,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 ✅ 節能減碳:使用節能家電、搭乘公共交通或騎腳踏車。 ✅ 惜食減廢:避免浪費食物,支持當地農產品,減少碳足跡。 ✅...

【胡文琦專欄】陳水扁讓人歡喜讓我憂的四點邏輯

文/胡文琦 突然間,筆者想起知名歌星周華健的知名歌曲「讓我歡喜、讓我憂」,媒體報導,日昨,前總統陳水扁接受凱達格蘭學校的邀請,以「台灣民主的韌性與轉型」發表公開演講。對與會民眾提問他如何看待「大罷免」時,陳水扁則表示,他曾在總統任內4度遭提罷免,「誰會比我更多次,1次就受不了」,此外,談及罷免議題自己難免會有情緒,但作為「忠心黨員」,黨已經下令介入,那就不能有個人意見,都要支持到底。 坦白說,在看到一個被台灣法院認證、被國際洗錢組織點名確認的「貪瀆前總統」,依然活蹦亂跳自由自在的在公開場合進行演講時,霎那間,筆者心中百感交集,莫非,政治真的就是前立委朱高正所言的「最高明騙術」?還是台灣原本純樸善良的價值觀,真的已如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所說,已「向下沉淪」到無以復加與系統性的崩解狀態?難道,台灣的司法以及中監的所謂「四不」原則,全部通通都是在「打假球」? 但話又說回來且很弔詭又饒富趣味的是,陳水扁此際的演講內容確是讓人歡喜任人憂,讓人基本可以肯定歡喜的是,原來「台灣之子」也有人性緊張的時候,據悉,阿扁表示已經17年沒發表過公開演講,心情相當緊張,連做總統8年也沒那麼緊張,他準備了密密麻麻的3頁講稿,但他也擔心,這第一次演講,會否變成最後一次?因為,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云云。這樣的歷練感性發言,邏輯也確實正確無誤。 其二,阿扁指出,民主的核心價值在於包容與尊重不同的聲音,「沒有什麼人是最大的」,即便是少數意見也不應被排斥,不能意見不同就冠上「XX同路人」。阿扁強調,在民主社會中,選舉是制度的核心,人民是國家的真正主人,甚至是總統的老闆,而權力之間必須有所制衡。在談到朝小野大時,他說每個總統都有自己的做法,不能說誰對誰錯,他只能分享自己當年執政的經驗,很多事情就是需要包容、尊重。 此外,陳水扁還舉「實例」證明自己的民主進步作法,他說2000年剛當選總統時姿態很低,就任前2個月,就拜訪了前總統李登輝10次;他當年更舉辦「朝野政黨領袖高峰會」,還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人在總統府開會,更採納了連戰在經濟議題的建議。以上三點是阿扁的「真心話大冒險」,讓人可以理解並拍手稱讚。 然而,套句台諺的「有一好、無兩好」的敗筆也有下列兩點,也不知道阿扁是否因擔心前總統蔡英文所說的「那個賴總統,比我想像的還兇」?擔心賴總統會否翻臉不認人的把自己「關回去」?對於大罷免的動態發展,其一,阿扁竟然低級表示,大罷免最後若是成功,近期發動戒嚴並導致自己遭彈劾下台的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應該會「捶心肝」,他應該等台灣發動大罷免的結果,之後韓國再比照辦理就好,「何必戒嚴弄到最後還下台」?這樣的「論述」還真差堪民進黨中央當時「挺戒嚴文」事件的「沒有最誇張離譜,只有更誇張離譜」可以形容。 其二,陳水扁還說,做為一個忠心的黨員,若黨已下令動員介入,自己就不能有個人的意見以及情緒,都要支持到底,「無論最後對與錯」云云,說實話,這已無關所謂民主韌性為何?而是把「個人對黨的愚忠」發揮到極致,毫無任何維護國家社稷與人民福祉的「從政初衷與核心理念」可言,進言之,這個「台灣之子」只是「民進黨之子」,並沒有清澈的勇氣與道德堅持,也難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蔡英文前總統會說「2024以後,就不是我的事」,現任的賴清德總統會說曾說出「做功德」乃至「案重初供的《吃苦當作吃補》」。準此,這就是阿扁此際會「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無奈四點正反邏輯啊。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陳水扁讓人歡喜讓我憂的四點邏輯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