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偕妻出訪帛琉 張廖萬堅:自費且經費報支均依規定並無違失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6月底率團出訪帛琉參加「太平洋迷你運動會」開幕晚會,卻引發對其配偶同行與相關行程是否假公濟私的質疑。對此,張廖萬堅 8日發表聲明,並拿出相關單據佐證,強調除自己的機票是報公費,其餘自己和妻子的所有支出都是自費,經費報支均依規定程序辦理,並無違失。 張廖萬堅說明指出,此次出訪係應帛琉政府邀請,感謝我國協助該國棒球隊及桌球隊進行移地訓練,教育部特邀督導體育業務之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及體育署署長鄭世忠出席賽會開幕典禮。公務行程之執行與經費報支,均依規定程序辦理,並無違失。 有關配偶同行部分,係由本人採全程自費,自行購機票與安排,未列入出國公務人員名單,亦未申領任何補助。行程期間曾短暫陪同參與外方安排之公開文化活動,惟未涉入業務執行、政策發言或代表性出席,並未占用本部行政資源。 針對媒體報導之桃園機場通關與貴賓室使用情節,通關程序係依規定辦理。至貴賓室部分,配偶係因購買商務艙機票,依航空公司規定得以使用華航貴賓室,並非教育部或體育署安排,亦未動用任何公帑。 在帛琉當地,政務次長與隨行人員共四人期間交通接駁,均由本人自費聘用當地車輛,留有完整憑證,全程並未搭乘我方使館公務車。 為避免觀感爭議,政務次長本人於此次出訪期間,行前即主動表示,不申領每日生活費、交通費與膳食費、住宿費等多項原可報支公司費項目,實際報支金額僅包含本人機票費用,其餘支出均由本人自費支應。期間,亦多次自費宴請我國支援當地棒球及桌球教練團,以表謝意。至於媒體所稱高級餐廳「Elliai」,本次行程並未前往用餐,與事實不符。 有關報導引述配偶協助翻譯一節,實為旅程中偶發性日常語言協助,未涉入任何正式會議、政策溝通或行政事務,亦未取代現場專業人員,與公務執行無涉。 另針對媒體延伸提及2024年巴黎帕運期間政務次長配偶亦曾隨行,實為次長女兒於當地就學,次長配偶於暑期自行前往探視,並早於次長半個月抵達,並非隨行,亦未動用任何公帑或行政資源。 張廖萬堅強調,此次我國外交部及教育部體育署合作,透過體育教練人員協助帛琉代表隊勇奪佳績,帛琉總統與選手亦公開表達感謝,足見運動外交成果卓著,教育部方面盼社會大眾共同肯定團隊努力,勿使誤解模糊交流本義。

【胡文琦專欄】彭啟明vs.蘇俊賓,空污數據代表意義?

文/胡文琦 媒體報導,近期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槓上了環境部長彭啟明,兩人針對火力發電對空氣污染的實質影響,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數據辯論」。為此,環境部還特別發布新聞稿的強調,其科學模型的嚴謹性云云,而蘇俊賓則質疑數據選擇的代表性與全面性欠缺。這場爭論不僅揭示了火力發電對環境影響的複雜性,更凸顯了科學數據在公共政策溝通領域上的重大成本挑戰。 據悉,雙方爭論核心集中在「排放量」與「濃度貢獻」的識別上面,以及對數據的選擇性與代表性。環境部指出,基於科學模型,電力業對大氣中PM2.5的濃度貢獻約為2.3%。而數據則來自於美國環保署的「空氣品質模型」,考量了原生性PM2.5、SOx、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與氣象條件、大氣擴散與化學反應等因素。此外,環境部還進一步解釋,「排放量」與「濃度貢獻」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排放量是指污染源(如工廠、車輛或火力發電廠)在特定時間內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總量,屬於「輸出量」,描述的是污染物從源頭排放到環境中的規模;而濃度貢獻則係指某一污染源對大氣中某地區污染物濃度的影響,屬於「結果量」,則反映污染物在大氣中經過傳輸、擴散、化學反應等總和過程後,在某地點的最終濃度。 此外,不同污染源的排放特徵與貢獻模式也會影響濃度貢獻。例如,火力發電廠的排放通常集中在高空(如煙囪),其污染物在排放後會經歷較長距離與時間的傳輸與稀釋,因而對地面濃度的直接影響可能較小;相對而言,交通排放汙染物多為地面排放,對周圍區域的濃度影響反而更為直接和顯著。進言之,這即意味著即使火力發電廠的排放量較高,唯其對地面濃度的貢獻將可能遠低於交通排放。 然而,儘管環境部的科學模型確有一定水準的嚴謹性,唯其溝通方式仍過於學術化,並未能有效回應民眾有關火力發電對環境影響的庶民關切。但另一方面,蘇俊賓的批評雖提醒了政策制定者需要重視火力發電的「多維度綜效影響」,唯他對數據的解讀部分係基於「推測」,同時,亦未能提供其他更為具體的替代模型或數據支持,也容易引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委屈的不必要誤解。 不過,也正因為雙方的交火價值,更提醒了台灣的空氣污染治理絕不僅僅是科學問題,更牽涉著複雜的社會價值判斷。火力發電作為台灣目前最主要的電力來源之一,其對環境的影響無可避免。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一定共生與平衡,將是政府、企業與民眾所共同面臨的挑戰。誠然,蘇俊賓提出「用肺發電」的感性比喻,雖然能在情感上引發共鳴,但若缺乏具建設性、可操作性且達商業運轉效益的政策選項,亦難以解決能源供需的真正問題。 因而,我們要呼籲環境部與地方政府都應放下意識形態的無謂民粹對抗,回歸正常、科學的理性對話基礎;環境部除以更全面、更透明的方式揭露相關「有一好沒二好」的偵測數據外,更應對高污染地區制定具體的改善精進措施;而地方政府則應在理性批評之餘,提出更具科學立論基礎的具體建議,與中央共同攜手合作,面對能源轉型與環境治理的艱難挑戰。唯有如此,科學數據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正確理性工具,而非博眼球與流量的無良對抗武器,就請雙方都正視「火力發電」暫時仍無法全面替代的「可能必要之惡」吧。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彭啟明vs.蘇俊賓,空污數據代表意義? 臺灣郵報.

【鄧哲偉專欄】美關稅倒數,台美關係見真章

文/鄧哲偉 台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7月9日,美國貿易協商大限即將到來。就在最後倒數的幾小時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點名台灣,若未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8月1日起出口美國商品將回到「解放日」關稅水準,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懲罰性關稅。 這不是假議題,更不是談談而已。川普4月2日公布「解放日」的關稅架構,代表美國正朝全球貿易全面加徵關稅的路線邁進。對歐盟、日本、韓國,甚至台灣一視同仁。如今貝森特再度強調,若無協議就依「解放日」稅率處理,等於明示目前台美談判仍未有具體成果。 令人遺憾的是,台灣經濟部對此僅表示「仍在積極談判中」,卻無明確時間表與協議進展。財政部更在七月初對美國啤酒品牌課徵反傾銷稅,在整體局勢如此敏感之際,難免引發外界質疑訊號錯置,甚至誤判時機。 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金額高達920億美元,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市場。32%的關稅不是增加幾趴成本這麼簡單,而是對整個產業鏈、供應鏈以及未來接單意願的致命打擊。不僅台灣廠商將失去價格競爭力,美國買主也可能轉向其他免關稅國家,長期來看訂單流失、轉單外移、產線調整,都將造成不可逆的衝擊。 電子零組件、工具機、自行車、紡織、手工具、光電、醫材……這些仰賴對美出口的產業,過去20年建立的貿易關係與信任,如今正站在懸崖邊。而台灣政府至今未能對企業提出安撫與指引,甚至連關鍵協議是否有進展,都語焉不詳,企業界的焦慮與不安可想而知。 這場變局,本是美國「去全球化」政策下的必然結果。川普回鍋後重新定義國際貿易邏輯,把關稅作為打擊對手、保護內需的政治工具。台灣若不及時因應,只會被當作棋子任意擺弄。 面對壓力,台灣應該展現的是靈活、務實與前瞻,而不是拖延、敷衍與資訊封閉。談判進度必須公開透明,部會之間要統一立場、迅速因應,不能讓政治意識形態主導經貿判斷,更不能將出口產業當作政治秀的背景板。 在此情勢下,企業已準備好擴產、投資、轉單因應,但政府不能置身事外。無論是經濟部、財政部、行政院,甚至總統府,都應明確向民眾與產業界說明現況、進度與未來對策。否則一旦美方宣布恢復高關稅,誰來承擔損失?誰來負責補救?誰來面對失業、資金外逃與訂單流失的壓力? 倒數計時已經開始,危機不再是可能,而是現實,台美關係也要見真章了。此刻正是政府展現專業與效率的時候,也是全民看清施政團隊能力的時刻。台灣不能再用過去「樂觀等變」的心態來面對全球經濟風暴。因為這一次,失去的,將不只是關稅優惠,而是我們在國際分工中苦撐數十年的地位與尊嚴。

【胡文琦專欄】朝野政黨請正視安樂死議題

文/胡文琦 說實話,這才是人民的真正貼身大事,就請台灣藍綠白的朝野政黨「行行好」的做些「接地氣」的好事與實事吧。媒體報導,某男子阿火(化名)因跌倒導致癱瘓失禁,日常起居均需他人協助,身心備受煎熬,形同「活著的死人」。於是患者的親屬特向法院聲請准許執行安樂死,並免除執行者的刑事及民事責任。對此,新竹地方法院則認為,生命權為最基本且重要的憲法權利,且因我國又未有訂定安樂死相關法律,因而「只好、只能、只可」駁回聲請云云。 據悉,判決書指出阿火跌倒導致頸椎第3至7節受傷,頸部以下四肢僵麻、疼痛難耐,腹部像被繩子綁住還大小便失禁,日常生活均需他人協助,受傷至今備受身心煎熬,「宛如關在牢籠裡,更像活著的死人」。阿火本人主張,受病痛折磨者應享有尊嚴與安詳的死亡,也是人民的自由行為能力與權利行使,因不影響他人及公共利益與善良風俗,且釋字第603號解釋亦包含了,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都應受憲法保護,原應尊重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展現。 坦白說,筆者固然可以理解新竹地院只能「依法行政」的法治國原則,唯「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的憲法與法律,若不能保障真實存在「自由人」面對業已實證無法挽回健康自主生活的困境,卻還要死守「法匠思維」而讓「活死人」持續受苦的話,那不僅是平庸愚昧的鄉愿,更是道德虛無的「假道學」噁爛與假掰,從過往電視人傅達仁需舟車勞頓遠赴瑞士「求死解脫」,再到近期知名作家瓊瑤的「堅定死意」,都早已證明安樂死的議題與觀念需要與時俱進。 誠如本案的受苦者當事人感受最為強烈的阿火,基於本身實際狀況與目前仍有清楚表達能力及清晰思緒,且與女兒溝通後獲得了充分了解與支持後,果若如此還要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話,這樣對他與他的家屬公平嗎?難道非得要阿火選擇「真要求死,誰也擋不住」的其他更不人道的自殺方式?準此,就在少子化與高齡化來臨的台灣社會,如果有辦法,誰不會選擇「好死不如賴活著」?面對這個「黑犀牛」的真實問題,朝野政黨實應積極修法才是正辦。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朝野政黨請正視安樂死議題 臺灣郵報.

不靠鎖門霸台!民眾黨議場外排隊 對比去年杯葛風波

記者王百佑/台北報導 面對即將於明(4)日召開的立法院大院會,民眾黨展現高度備戰狀態。國民黨日前提案《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引發社會關注,院會勢必成為朝野攻防主戰場。 今(3)日中午起,立法院議場門口出現罕見景象——只有民眾黨開始排隊卡位,預備提案。民眾黨立委麥玉珍率先抵達,頂著35度高溫在現場等待,表明就是要「讓法案優先送入明天議程」,展現積極行動力。 下午時段,民眾黨志工搭起帳棚準備過夜,顯示團隊已有長時間待命之準備,力求不讓議事順位旁落。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也陸續到場聲援,展現團隊團結備戰的氣勢。 當被媒體詢問民眾黨將提出何種提案時,麥玉珍僅回應:「我們會提一些捍衛台灣民主的東西。」未進一步透露細節,但此語已傳達出民眾黨對制度改革與民主程序的堅定立場。 巧合的是,明天的院會時間 7月4日,去(2024)年7月4日,當時民進黨為杯葛內政委員會議事,清晨突襲佔據主席台、鎖門阻礙議事人員進出,造成議事全面停擺。一年之後,民眾黨以提案、排隊的方式爭取議事主導權,呈現完全不同的政治風景——不靠霸佔、不搞鎖門,而是用制度行動守護議會民主。 儘管民眾黨尚未公布具體提案內容,但其行動本身已成為政治訊號。外界預料,明日院會勢必成為本會期最後一次重大對決,藍白綠三方態度與策略,將牽動法案走向與社會觀感。 原始新聞來源 不靠鎖門霸台!民眾黨議場外排隊 對比去年杯葛風波 臺灣郵報.

最新消息

地方

生活

警政

中港澳

專欄

更多新聞

北分署YS與銀髮中心合力創未來 攜手天成飯店打造職場共融

【記者蔡富丞、黃麒霖/綜合報導】臺灣面臨年輕勞動力減少與高齡化的雙重挑戰,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YS)與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攜手合作,日前在台北天成大飯店舉辦「職場共融」活動,推動青年與中高齡者交流,發揮互補優勢,引領旅宿業跨世代共融發展,打造友善、和諧的職場環境並緩解產業缺工問題。 活動邀請大四學生及有志投入旅宿業的中高齡求職者共同參與,由北分署YS職涯諮詢師帶領進行「職業興趣測驗」,幫助青年與中高齡者探索個人優勢,促進跨世代理解彼此的價值觀破冰交流。天成飯店人力資源處陳經理也在活動中介紹了飯店的經營模式、工作環境,以及「財務專員」、「櫃檯接待員」、「宴會廳服務員」等職缺的能力需求,讓參與者可依據自身優勢評估是否投入相關職位。 為增強青年與中高齡者對彼此的理解,北分署YS與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特別在活動中規劃了「共融合作站」,安排青年與中高齡者合作房務工作,並引入職務再設計輔具體驗。青年組使用放大鏡等視覺輔助工具,感受中高齡者閱讀時的挑戰;中高齡者則穿戴護腰服,體驗輔具對體力工作的支持作用。透過這些設計,參與者建立同理心,深化跨世代合作意識,為旅宿業注入新活力。 此外,活動還安排天成飯店各部門主管進行職務訪談,讓青年與中高齡者更深入了解旅宿業的職務分工及全齡職場趨勢。人力資源處陳經理指出,天成飯店去年在北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支持下,榮獲大型企業類「2023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暨世代合作績優獎」。這次活動中,看到青年的創新與靈活性,以及中高齡者的經驗與穩定性,雙方合作能有效解決旅宿業的人力需求,並打造兼具包容性與創造力的職場文化。 北分署表示,YS將持續透過多元資源與企業參訪等活動,協助青年掌握產業脈動,並提供職涯支持。15至29歲的青年可至「北分署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官網https://ys.wda.gov.tw 或FB粉絲頁查詢,或洽專線(02)2977-0755。欲進一步瞭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相關就業補助措施」,請至「45+就業資源網」查詢https://45plus.wda.gov.tw 或洽北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02)7730-8878。 原始新聞來源 北分署YS與銀髮中心合力創未來 攜手天成飯店打造職場共融 臺灣郵報.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與臺灣建交26週年暨文化藝術交流展覽

【記者陳昱成/台北報導】 島如船、海作路:南島文化的航程與對話 文化藝術交流展覽 今年11月20日,適逢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臺灣)建交26周年紀念,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特別於台北市帝門藝術中心共同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跨國文化藝術展。此次展覽將邀請三位來自馬紹爾的臺籍藝術家以及三位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家,展出共43件涵蓋繪畫、攝影和陶藝的作品,旨在透過這次展出,讓民眾更深入了解馬紹爾群島與南島文化,並認識台灣與馬紹爾之間的歷史文化淵源,促進雙方的藝術文化交流與融合。 圖說:原民會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臺大使館共同辦理文化藝術交流展覽,慶祝臺馬建交26周年。(圖/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提供) 此次文化藝術交流展以「島如船、海作路:南島文化的航程與對話」為主題,自即日起至12月20日展出,呈現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其中,攝影作品捕捉兩地藝術家眼中的自然景觀、人文風貌及生活點滴,生動展現兩地的歷史與文化。繪畫作品則透過兩地藝術家的獨特詮釋,展現南島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刻內涵。而陶藝作品部分,展示了兩地藝術家精湛的手工技藝與創意設計,充分體現南島文化工藝之美。 圖說: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與臺灣建交26週年-文化藝術展覽今日開展。(圖/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提供) 在11月20日的開幕儀式上,馬紹爾群島的Bukon Labod舞團與排灣族歌手Giyu Tjuljaviya張淦勛為我們帶來精彩的開場表演。表演者將身著南島文化的傳統服飾,並以音樂和舞蹈展示其文化特色,讓觀眾能親身體驗南島文化的魅力。展覽入口處的主視覺將展示馬紹爾群島與臺灣的展覽概要,幫助參觀者了解展覽背景及其目的,現場還將提供展覽畫冊與小卡,詳細介紹參展藝術家及其作品。 圖說:外交部 唐殿文 主任秘書(左一)、原住民族委員會鍾興華Calivat‧Gadu副主任委員 排灣族(左二)、貝里斯大使碧坎蒂大使(左三)、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卡蒂爾(右三)、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大使柏安卓(右二)、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巴干‧巴萬 主任委員(右一)合影。(圖/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大使館提供) 原始新聞來源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與臺灣建交26週年暨文化藝術交流展覽 臺灣郵報.

法拉利HP車隊攜手保羅麥斯卡出席【神鬼戰士 II】首映 打造電影賽車獨特魅力

【記者廖于茹/台北報導】派拉蒙影業對於能夠與法拉利HP車隊展開獨家合作感到非常興奮,他們將共同慶祝備受期待的經典電影續集【神鬼戰士 II】隆重獻映。這次的合作結合了全球兩大影視與賽車界品牌,向一個充滿野心、韌性與傳承的偉大故事致敬。這次合作的核心在於這兩大品牌對於傳承的共同堅持以及對卓越成就與創新進取的無限追求,同時勇敢探索全新及令人興奮的領域。 圖說:【神鬼戰士 II】海報。(圖/UIP 提供) 作為這次合作的一部分,法拉利HP車隊車手夏爾勒克萊爾和卡洛斯塞恩斯將穿著由法拉利創意總監洛可伊亞諾為他們量身訂製的禮服,出席在倫敦舉辦的【神鬼戰士 II】全球皇家首映會,為電影首映會增添賽車運動的激昂氣息。這次獨家合作也將延伸至數位平台與電視頻道,在拉斯維加斯大獎賽中展現專屬內容和法拉利賽車彩繪,讓影迷體驗由派拉蒙影業與法拉利HP車隊共同創造,結合電影敘事和極速賽車的沉浸式刺激快感。 圖說:法拉利HP車隊車手夏爾勒克萊爾(左)、卡洛斯塞恩斯(右)和男主角保羅麥斯卡(中)一同出席《神鬼戰士II》倫敦首映會。(圖/UIP 提供) 透過這次合作,派拉蒙影業與法拉利HP車隊希望能夠提升影迷的體驗,並以對於挑戰極限的共同堅持來傳達這兩大品牌的精神。這次合作深受【神鬼戰士 II】歷久不衰的精神與法拉利追求創新的傳承所啟發,既向經典傳統致敬,又勇敢開創全新道路,點燃這兩大品牌共同追求的熱情與決心。 「【神鬼戰士 II】為觀眾帶來史詩般的觀影體驗,這部電影龐大的規模和宏偉的場面無以倫比。」派拉蒙影業全球行銷與發行總裁馬克溫斯托克說:「因此,我們和賽車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法拉利攜手合作再合適不過了。我們與法拉利的共同合作將創造一場獨特的娛樂體驗,展現我們共同追求卓越成就的傳承與創新精神。」 圖說:【神鬼戰士 II】為觀眾帶來龐大的規模和宏偉的場面。(圖/UIP 提供) 法拉利首席賽車營收官羅倫佐吉奧蓋蒂補充說:「我們很興奮能夠與派拉蒙影業共同慶祝【神鬼戰士 II】隆重獻映,這部電影的名字在電影界就像法拉利HP車隊在賽車界一樣舉世聞名。【神鬼戰士 II】一片的主要演員將穿著法拉利系列服飾,並以為他們量身打造的造型,加入我們在拉斯維加斯大獎賽的現場活動,將法拉利生活時尚品牌推向舞台中央,呈現結合電影與賽車運動的獨特魅力。」 【神鬼戰士II】故事敘述男主角盧賽斯小時候親眼目睹備受人民愛戴的英雄麥希穆斯被他的舅舅殺害多年以後,如今當他的家園被暴虐無道的皇帝以鐵腕作風征服並且統治之後,盧賽斯(保羅麥斯卡 飾)就被迫進入競技場。他的心中燃起熊熊怒火,羅馬帝國的未來則岌岌可危,而盧賽斯就必須回顧他的過去,從中尋找力量和榮譽,讓羅馬人民重返榮耀。【神鬼戰士II】由雷利史考特執導,主要演員保羅麥斯卡(影集【正常人】)、佩德羅帕斯卡(影集【最後生還者】)、喬瑟夫昆恩【噤界:入侵日】、佛列德海辛爾【獵人克萊文】、里奧拉茲(影集【意外真相】)、戴瑞克傑寇比【神鬼戰士】以及康妮尼爾森(【神鬼戰士】、【神力女超人】)與丹佐華盛頓(【私刑教育】系列)。 圖說:男主角盧賽斯被迫進入競技場。(圖/UIP 提供) 原始新聞來源 法拉利HP車隊攜手保羅麥斯卡出席【神鬼戰士 II】首映 打造電影賽車獨特魅力 臺灣郵報.

全國製茶技術競賽新北囊括冠亞季軍 大展世代真功夫

【記者王懷文、廖秉賢/新北報導】 新北市農業局輔導茶農參加比賽,坪林區林哲宇獲「2024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條形組冠軍,代表新北奪下第12座冠軍,為歷屆獲冠數最多縣市,今年推派參賽的5名青年茶師全數獲獎,充分展現新北青農力。另坪林區陳宥達、王盛翔及鄭佳宏於「2024全國機採茶菁技術競賽」榮獲冠軍,代表新北奪下首座冠軍。於(二十)日於市政會議頒獻獎,新北市長侯友宜對茶農薪火相傳的真功夫表以肯定。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茶師今年度連獲2項全國賽冠軍值得肯定,良好的製茶環境及茶師手藝造就新北好茶,為保障消費者購買臺灣安全且優質的茶品,市府攜手與茶農持續精進製茶技術,維護包種茶獨特的技術傳承,推動青農返鄉承接茶業,提升新北茶產業發展及市場競爭力。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本市致力營造良好農業生產環境,並吸引青年回流返鄉從事農業,透過辦理評鑑與製茶技術競賽,新生代的製茶高手輩出,展露青農活力,並提供優質、安全的茶品,體現「新北好茶」的安心美味 「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由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主辦,新北茶師歷年來技冠群雄,今年條形包種茶組共有17名選手參加,在2天1夜不眠不休的激烈競爭下,坪林區林哲宇精湛的製茶技術脫穎而出,為新北拿下第12座冠軍,同時坪林區白順楊、陳鈞傑獲得亞軍,坪林區白俊育、深坑區曾弘毅獲得季軍,新北5名青年茶師大展獨門絕活包攬獎臺,延續新北好茶真功夫。 冠軍林哲宇年僅27歲,家中茶園傳至第3代,茶園面積近1公頃,年產量約2,000台斤,自國中便開始與家中長輩學習製茶,除了從小耳濡目染,平常也跟求學期認識的中南部茶師交流不同茶類的製作技術,今年第2度參加「新北市、臺北市113年度製茶技術競賽」便奪得特等獎,如今首度參與全國製茶技術競賽,一舉抱走全國冠軍。林哲宇表示,全國製茶競賽當日是陰天,日照強度較低,茶菁走水緩慢,他將日光萎凋從平常不到1小時特別增長至2小時,並且將15公斤的茶菁分作3堆依序手動浪菁攪拌,透過少量輕柔的翻動來控制整體茶菁走水、發酵的均勻度,揉捻階段則時在茶菁初成條索便結束程序,以防揉捻過久造成發酵過度,令成品茶湯的苦澀味蓋過花香,加上最後從半夜2時至凌晨7時超過5小時費時費眼力的精心挑選75克茶樣,十分挑戰判斷力與意志力。 新北選手不僅蟬聯製茶冠軍,同場推派的另外4位茶師亦協力包攬獎項,4人皆是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的會員,凝聚返鄉青農的活力以推廣包種茶。競賽亞軍白順楊今年35歲、季軍白俊育37歲,是製茶第5代的坪林青農兄弟檔,兄弟本屆同場競技又同時獲獎,大展傳承百年的製茶技藝。同獲競賽亞軍的坪林區陳鈞傑今年43歲,已經投入有機、友善耕作逾10年,本屆是第2度代表新北於全國製茶競賽獲獎。新北另一位競賽季軍是深坑區曾弘毅,連續兩年於雙北製茶競賽獲獎後,28歲首度參加全國製茶比賽便獲佳績。5位新北好手包攬本次全國製茶技術競賽近半數獎項,持續展現新北特色茶製茶技術,傳遞好茶味道。 茶改場辦理「全國機採茶菁技術競賽」已邁入第3屆,今年全國各茶區19組57位選手中,坪林區陳宥達、王盛翔及鄭佳宏首次組隊參賽便展現優秀的技術與默契,齊力奪下新北於該賽事的首座冠軍。鄭佳宏分享,茶農們每逢茶季便會互相在鄰近茶園間支援採茶人力,逐年培養出合作默契。相較坪林多為坡地茶園,本屆比賽場地為平地茶園,雖行走方便,但是茶樹採摘面比較寬,需要來回一趟才能完成採收,採剪時要小心維持機器刀齒與地面的角度,以採收茶芽長度適中且均一的茶菁。新北3位選手橫跨不同世代,為64、72、87年次,在異地作戰及時限壓力下,不僅兼顧採剪茶菁的品質與重量,採剪後的茶樹也維持良好狀況,為下一茶季的高品質茶菁提供妥適生長條件,顯示新北茶師世代間的教學相長、切磋傳承。 原始新聞來源 全國製茶技術競賽新北囊括冠亞季軍 大展世代真功夫 臺灣郵報.

新北兒少家外安置感恩會  侯友宜:感謝安置夥伴溫暖照亮孩子的心

【記者王懷文、廖秉賢/新北報導】 安置兒少的生命破破碎碎,但有「這群人」的縫縫補補,讓他們的生命更加完整。新北市每年照顧近800名安置兒少,為感謝第一線的照顧者與專業夥伴,新北市政府(二十)日舉辦「兒少家外安置服務感恩會」,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出席向313位安置夥伴一一表達感謝。 「因為有你們的愛,讓新北市充滿愛」,侯友宜說,感謝長期為兒少安置服務無私奉獻的夥伴,帶著溫暖的力量與超越血緣的愛,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帶給孩子更加豐厚的人生價值,每一位都是照亮兒少的超暖無名英雄。 侯友宜表示,看見最有愛心的夥伴齊聚一堂,相當感動,新北市首次舉辦「兒少家外安置服務感恩會」,希望好好感謝在照顧兒少路上的每一位第一線的夥伴。「新北愛小孩,點亮暖暖愛」,公部門要作為私部門最大的後盾,一起為更多失依的孩子提供溫暖友善的成長環境,正向力量向前行,讓社會充滿光明。 感恩會中,也邀請基督教芥菜種會類家庭李苑詩家長、家扶基金會新北市分事務所范淑芬督導及林口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黃文怡心理師,從照顧者、社工及醫療的角度分享,他們在照顧安置兒少上的甜蜜負荷,以及如何跨專業合作營造更友善的成長環境。 范淑芬督導說到,照顧安置兒少的這條路上很不容易,除了孩子們的生命韌力,更需要各個單位的協力,感謝新北市政府、合作醫療院所和機構等單位長期以來的齊心協力,一起豐潤了孩子們的生命。 「家外安置不只提供一個新的家,更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社會局也製作了感恩會影片,以匯集多名照顧者及曾受照顧之兒少分享,將照顧者的熱情投入、受照顧者感恩的真情流露、社工關懷陪伴服務過程、治療師與小兒科醫師健康照護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藉由影片向家外安置每一位夥伴的付出傳遞感謝,讓孩子們重新擁有屬於他們的家,有了堅強的未來、不一樣 原始新聞來源 新北兒少家外安置感恩會  侯友宜:感謝安置夥伴溫暖照亮孩子的心 臺灣郵報.

國際合作黑客松競賽 台北大學表現亮眼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由台北大學電資學院(NTPU CSEE)、維吉尼亞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學院(VSU IEEE)及摩爾多瓦技術大學(TYM)共同舉辦的國際合作黑客松競賽「Collaborative Hackathon Fall 2024」圓滿落幕,台北大學學生在比賽中分別榮獲第一名及第三名,表現亮眼。此次活動也成功促成三校學生跨國合作,共同展現科技創新的精彩成果。 校方(二十)日指出,此次比賽結合三校資源,吸引來自三所學校85名學生參賽,其中包含台北大學17人、摩爾多瓦技術大學30人以及維吉尼亞州立大學35人。參賽者組成15個國際團隊,每隊平均由三校學生各2名共同參與。這些團隊經過創意激盪與跨時區共同合作,展現了非凡的團隊合作能力與創造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 今年的比賽題目涵蓋兩大挑戰,讓學生從中選擇其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解決,包括阿茲海默症患者輔助應用程式,以及自動化出席與安全監控應用程式。比賽全程展現了學生在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資料分析及創意應用等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最終,共有12個團隊成功提交了完整解決方案,這場比賽接受來自3校、7位專業評審的審查與建議,為比賽增添了專業性與挑戰性。台北大學電資學院的巴桑塔老師認為,參與首次舉辦的全球黑客松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經驗,雖然跨時區協調存在挑戰,但學生們展現了非凡的創意與技術能力,為活動注入了極大的活力與成果。 台北大學的學生在此次比賽中表現卓越,來自電機工程系、資訊工程學系及資訊管理學系的學生,分別榮獲比賽的第一名及第三名,為學校爭光的同時,也展現了國際競賽中的台灣實力。此外,於12月中旬維吉尼亞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學院(VSU IEEE)率領代表團親自到台北大學參與頒獎典禮,與師生們共同見證這場盛會。 台北大學電資學院說明,這次黑客松競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戰經驗,還促進了國際間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感謝所有支持這次比賽的師長與工作人員,尤其是評審團的專業指導和各校老師的全力支持,使活動能順利進行。 電資學院院長張玉山表示,很高興電資學院今年能夠一起參與此次國際黑客松競賽,讓本校學生們透過跨國合作機會,開發具有實用價值的新技術,也透過跨國跨校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在短期間合作無間,培養學生精準解決問題能力。 他也強調,透過這樣的競賽,學生可以將創新思維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進一步應用於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未來期望三校將持續深化合作,共同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期待下一屆比賽能帶來更多精彩成果。 原始新聞來源 國際合作黑客松競賽 台北大學表現亮眼 臺灣郵報.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