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大罷免案檢調「辦藍不辦綠」 盧秀燕籲賴清德:這件事萬萬不可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檢調疑似針對罷免連署,國民黨地方黨部多處被搜索,外界質疑「辦藍不辦綠」;台中市長盧秀燕16日表示,罷免發起人無查核身分權力,且選委會有除錯機制,現在辦的卻都是藍的,不免有執政黨追殺在野黨的不佳觀感,呼籲總統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這件事萬萬不可!我非常不以為然」。 盧秀燕上午出席霧峰光復國中小活動中心動土典禮,會後接受訪媒體訪問表示:「我很少談政治,但我要說幾句公道話。罷免連署的發起人並不像戶政事務所有查核身分的權利,所以若有錯誤要歸責於他們,我覺得太嚴重。更何況這些連署到一個階段以後,要送選委會,選委會有除錯的機制,什麼叫除錯機制?若有死亡或未成年等不符合罷免的連署人的身分,選委會會加以剔除,所以若一旦成案的話,這些早已除錯了,我覺得現在國家濫用司法的權力,重辦這些罷免的連署人。」 盧秀燕說:「第一、打壓民主。因罷免的連署人,他沒有查核身分的權利。第二、因為選委會已經除錯了,已經把這些不合格的剔除,如果還要重辦,那國家即是濫用司法的權力。第三、很重要的是,現在辦的都是藍的,也會給人覺得不但濫用司法,同時也有執政黨重辦在野黨的情形;因為賴總統身兼執政黨的主席又是總統,我覺得這個事情最好不要這樣子做,免得造成人民的反感。」 盧秀燕認為,中選會是政府機關,有這麼多機制在,現在檢調偵辦的卻都是國民黨,不但濫用司法,也有執政黨重辦、追殺在野黨的意味在。她表示,賴清德是總統,又身兼執政黨黨主席,在這件事最好不要這樣做,免得造成人民觀感都不好,更強調「這件事萬萬不可,我不以為然」。  

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 盧秀燕盼中央儘速公布補助申請辦法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市多位議員 15日在議會關心中央與地方政府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的因應辦法。市長盧秀燕指出,目前美方政策尚未定案,消息仍紛亂不明,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執行辦法也因此延後公布。市府已第一時間成立應變小組,提出六大對策與租稅紓困措施,若川普總統於90天後仍加徵關稅,市府可立即因應,也盼中央儘速公布補助申請辦法。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包括議員劉士州、吳瓊華、江和樹、張廖乃綸、陳廷秀、張瀞分都對於產業衝擊表示關心。劉士州議員指出,川普總統雖宣布暫緩實施75國的對等關稅90天,但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及美中博弈的不確定性,使民眾人心惶惶。他肯定市府迅速成立應變小組因應,也呼籲朝野不分黨派共同支持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但若中央不作為,地方能做的畢竟有限,關心市府掌握的受衝擊產業狀況與因應進度。 江和樹議員也肯定市府率先啟動六大對策與租稅紓困措施,對於中央表示880億元特別預算補助時間與內容延後一週公布,盼中央能儘速作為,協助地方面對壓力。張廖乃綸議員也說,若美方90天後恢復實施對等關稅,台中做為主要受衝擊城市,應隨時備妥應變方案。 盧秀燕表示,市府掌握六大產業將首當其衝,尤以手工具業為例,台中現有1,726家業者、約3萬4,770名從業人口,年產值達846億元,而美國正是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年出口達13.23億元。市府已就各產業受影響的家數、規模、產值等進行盤點,若美方宣布執行,市府可即時啟動應對機制。 盧秀燕指出,目前美方政策尚未定案,資訊仍紛亂不明,因此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的執行方式也宣布延後一週公布,若最壞情況發生,中部地區首當其衝,尤其台中應獲得較多資源支持,而非全國平均分配,呼籲中央若後續美方政策底定後,應儘快公布申請辦法,讓地方與產業可儘早準備、迅速應對。 吳瓊華議員也關心中部是傳統產業重鎮,年產值達5兆4,000億元,應設法穩定產業發展基礎。對此,經發局長張峯源補充,目前中小企業普遍關心租稅優惠、利息補貼與規費減免等議題,但因其組織規模不若大企業,爭取資源能力較弱,市府已聽到基層聲音,將積極協助爭取。

因應美「川劇」不確定性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邀產官座談提對策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因應美國關稅對產業衝擊,立法院財經委員會14日邀集台中相關產業座談,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這90天是出貨爆大量時期,等同把1年量出完,產業擔心的是,3個月後呢?台商抱怨說,每天都在看「川劇」,不確定性是經濟最大的殺手,現在是大談判時代,政府要備妥所有籌碼,該如何交易要非常謹慎。 立委楊瓊瓔指出,美國關稅衝擊,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中製造業帶來巨大衝擊,尤其台中是機械工業、工具機、手工具、自行車等產業的主要研發產地,許多業者都非常焦慮,因此今日邀集經濟部、財政部及國家發展委員會等部會官員到地方與產業界面對面,聽取企業心聲及建言。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指出,「關稅是武器,談判是過程,交易是目的」,這中間談判要做好準備,不光是台中,對所有產業所有國人都會影響,此時此刻需重視這90天,在沒有這90天前,產業都被要求不要出貨等,坦白說,若從美國角度,從業者及進出口角度,這90天是爆大量時候,等於是把1年的量都出完。 江啟臣強調,但企業擔心的是,過了3個月後呢?因充滿不確定性,是經濟最大的殺手,沒有了信心,就會影響到整個產業,不管在台灣或海外,政府要拿出具體行動,保持資訊透明,大家最擔心是不清楚狀況,不知如何布局。 江啟臣說,由於對外談判何時結束都不是我們能掌握的,加上川普政府不是我們所想的,決策不定,包括20項豁免,但現在又說不是這樣,讓業者很多疑問,早上台商還在說,每天都在看川普變臉,在看「川劇」,現在是大談判時代,政府要備妥所有籌碼,因涉及台灣全體利益,該如何交易,要非常謹慎。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表示,90天的關稅緩徵期,出現拉貨現象,港口有無足夠船運讓貨趕快上船,是另一個挑戰。32%的關稅,對公司的資本支出不太樂見,沒想到關稅會那麼高,10%關稅確實讓業者能喘口氣,目前看起來出現拉貨現象,而在未來幾個月,是否有機會趕快出貨,但港口有無足夠船運,也是另一個挑戰,政府應對小組應盡速讓貨能有效率出口美國,趕上90天緩衝期。 陳伯佳也提到,公司目前有貨物在海上,在4月5日前出貨的,影響不大,針對10%關稅,看是否能再降低,因為我們是以出口導向為主,對於較常競爭的國家,若關稅比我們低,還是有壓力。 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則承諾,對中小企業來說,紓困沒有看得到吃不到問題,企業現有不確定感,這也是為何原本紓困具體措施是今天要公告,後來延緩,就是因為行政院希望更周到傾聽,例如紓困申請是用附註說明方式、或用美國海關稅損證明等,都會來討論。

徐欣瑩獲頒陽明交大土木系傑出系友 指導教授讚她「做什麼像什麼!」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12)天「交大日」,盛大舉行「系友回娘家」活動,土木工程學系正式頒發「2024傑出系友獎」,新竹縣立法委員徐欣瑩博士驚喜上榜! 立委徐欣瑩表示,人生際遇很奇妙,原本以為自己會投身在衛星測量科技領域,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從政;正因為在交大求學期間紮實的研究訓練,讓她多元的公共議題都能以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 徐欣瑩在國立交通大學土木系攻讀博士,指導教授黃金維是國際頂尖的學者,所謂名師出高徒,黃金維教授表示,徐欣瑩相當敬業,碩、博士班期間嘗試先進研究,研發出很好的海水面模型,20年後的現在證明對國家的深度基準很好的應用。例如離岸風電綠能產業的工程量測基礎,讓台灣在這個領域的應用領先世界。優異的研究成果,受國際肯定,是「台灣衛星測量領域第一位女性博士」。 「做什麼像什麼!」徐欣瑩研究做得好,跨足到政治界,黃金維教授給這位高徒滿分的高度肯定。 徐欣瑩回顧求學歷程,「受美國NASA-CSR實驗室科學家的肯定,獲得全額獎學金,本來要去美國念博士。」她透露,因為母親生病留在交大深造。這段歲月,黃金維教授跟她說,「我是要訓練你成為一名科學家,而不僅指導一個博士」,在師長的提攜及校風的薰陶下拓展視野、格局,也開啟徐欣瑩不斷追求卓越的人生旅程。 陽明交大這次共有7位來自產官學界的優秀系友,獲頒「2024年傑出系友」殊榮,除了立委徐欣瑩外,還包括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首席工程師顧寶⿍、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總工程司鄭智⽂、兆豐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正育、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減災監測組組⻑陳振宇、桃園市政府地政局副局⻑⿈建華、新竹市政府行政處⻑許智堡等。 《圖說》陽明交大土木工程學系12日頒發「2024傑出系友獎」,新竹縣立法委員徐欣瑩博士(右三)驚喜上榜。(圖/徐欣瑩立委辦公室提供) 《圖說》陽明交大黃金維教授頒發「2024傑出系友」證書予立委徐欣瑩。(圖/徐欣瑩立委辦公室提供)

「脫中入北」去那裡 盧秀燕憂「暈頭轉向」要求中央說清楚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開徵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喊出台灣未來對外投資採「脫中入北」。台中市長盧秀燕11日在議會答詢指出,過去政府不希望「西進」,鼓勵大「南向」,現在又喊「北向」,搞得大家「暈頭轉向」!質疑北向是要去哪裡?原本南向的企業是要被政府拋棄嗎?要求中央說清楚。 市議員劉士州在議會表示,中央政策決策不明,之前推展新南向政策,現在又叫大家北向。南向又北向,已經搞不清楚方向,搞到昏頭轉向。 盧秀燕指出,過去政府不希望西進,鼓勵大家新南向,現在又鼓勵北向,現在連網友都KUSO說「政府搞得他們暈頭轉向,無所適從」,中央北向是去哪裡,北半球也是,那美國算不算,產業都在問「什麼意思」,盧秀燕直言「我也不知道」? 盧秀燕表示,面對美國關稅問題,產業界有很多疑問,政府有什麼協助,已經投資南向的怎麼辦,會不會被政府拋棄,建議中央出面說清楚。 劉士州也質疑「脫中入北」究竟要入哪個北?盧秀燕脫口說:「應該不是北韓」。劉士州強調,外面風暴這麼大,政府要有依據讓人遵循,否則這艘船禁不起這樣繞。

最新消息

地方

生活

警政

中港澳

專欄

更多新聞

日月光首屆「淨零綠色文化祭」熱鬧登場,攜手社區共創綠色永續未來

【記者 薛郁雯、蔡富丞 / 綜合報導】日月光集團中壢廠攜手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合作辦理綠色環保活動「日月光淨零綠色文化祭-綠動生活在中壢」12月7日在中壢常樂公園熱鬧登場,本次活動創新採用現場活動無紙化方式辦理,從宣傳到活動辦理皆以電子化的方式進,活動包含環保闖關遊戲、星光電影院,更攜手中壢區興華里、復興里、復華里及中原里來共同協辦這場「淨零綠色文化祭」,希望藉由參與活動過程中,讓民眾知道節能減碳是一件隨時隨地隨手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將淨零排放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中,進而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 「淨零綠色文化祭」現場活動豐富多元,除了各項環保體驗闖關外,傍晚特別安排 「日月光賞星光電影院」,在星空下放映有環保概念的動畫電影,讓現場民眾體驗在戶外也能看電影的樂趣。此外,特別推出利用環保資源DIY文創品教學,帶領民眾利用回收垃圾創作精美文創小物,寓教於樂的親子互動讓現場笑聲不斷,充分體現了親子同樂享應環保的氛圍。 日月光中壢廠資深副總沈文智表示,本次「淨零綠色文化祭」展示日月光對環境教育及淨零排放的實踐及推廣永續精神理念,鼓勵民眾一起實踐環保行動,為2050淨零排放目標努力,活動中各種豐富內容的規劃都是為了加深社區對環保的概念。沈資深副總期待透過「淨零綠色文化祭」活動,能讓民眾一起實踐環保行動,為2050淨零排放目標努力,以實際的行動來支持綠色新文化環保愛地球! 原始新聞來源 日月光首屆「淨零綠色文化祭」熱鬧登場,攜手社區共創綠色永續未來 臺灣郵報.

閃閃遇到你 12/14宏匯廣場歌舞秀客家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十)日表示,與黎明技術學院合作辦理「113年新北市客家快閃」活動,訂於12月14日於新莊區宏匯廣場一樓生活廣場共舉辦3場客家快閃秀,分別於下午3時30分、5時及晚間6時30分登場,由黎明技術學院表演藝術系100位學生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歡迎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次活動在表演曲目的編排上,加強客家音樂元素,除了多首客語流行歌曲搭配街舞表演外,加上演唱自編客語創作歌曲《雨中的你》、自編客語歌曲《來Hakka》唱跳表演,最後呈現客家傳統舞蹈,將東方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傳統與創新的舞蹈表演方式展現,必將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 客家事務局積極推動青年參與客家活動,長期與大專院校合作,共同推廣客家文化,透過舉辦各項客家藝文表演,培養青年認識客家歷史背景與客家精神,將客家音樂及客家藝術在時代變化下,融入潮流趨勢,以當代方式展現客家文化, 此次「新北市客家快閃」由黎明技術學院表演藝術系100位學生以現代年輕人喜愛的唱跳演出呈現,顛覆客家藝文表演的既有印象,自編客語創作歌曲展現年輕活潑的氣息,街舞與客家音樂相互結合,促進文化多元與創新,本次快閃表演藉由客家音樂深入年輕學子心中,透過這次的表演經驗,學生們深刻感受到跨文化的融合。 客家歌謠或演出走入社區、走入人群,係文化推廣重要途徑之一,透過青年學子的才藝展現客家文化的美學和底蘊,一方面青年承擔文化傳承重擔,另一方面又讓市民朋有親近客家,甚至可以展現新北市多元文化面貌,可說是三贏局面。 原始新聞來源 閃閃遇到你 12/14宏匯廣場歌舞秀客家 臺灣郵報.

閱讀泰雅百年織品 新北泰博館辦烏來屈尺群傳統服飾田調成果工作坊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原民局持續建構烏來區泰雅族傳統織布技藝相關知識,希望落實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維護,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十)日舉行《閱讀百年織品 織起燦美回憶-烏來泰雅族屈尺群傳統服飾文化田野調查織品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展現今年借重國家重要傳統工藝-泰雅染織保存者尤瑪‧達陸(Yuma‧Taru)及野桐工坊團隊,協助進行所藏百年泰雅族傳統織布典藏品的織紋分析研究,以深耕在地之心,陸續蒐集、整理,全面性深化泰雅族織藝傳統文化、歷史等相關研究,這次計畫也特別邀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三方共同合作共創新局。 此次調查研究主題以烏來地區泰雅族屈尺群傳統服飾文化與部落田野調查的歷史脈絡分析為基底,針對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典藏的1920年左右烏來百年織品以及部落家藏織品,透過尤瑪‧達陸(Yuma‧Taru)團隊,解析物件內容、圖紋及技法,以當代方式分析記錄傳統qongu(泰雅語:織布箱)的織布技法,建立專屬屈尺群傳統服飾織紋資料、深入田野調查部落知識,並重製傳統織品。由於烏來地區比多數原鄉還早接觸外來文化,調研過程中發現多種創新織紋刺繡、拼縫與纏繞等技法,都屬在地獨有特色,包括:(1)採用拼布技術,結合不同經挑花織帶結合刺繡,製作新型態的披肩。 借用刺繡技法,以桃紅、寶藍、翠綠色等鮮艷的羊毛釘線繡製成纏頭帕;藍色調的無挑花無袖男子長衣,此型態僅多年前在桃園復興區出現類似的藍黑色男用常服。從以上發現可知烏來地區泰雅族人善於運用外來技術及材料進行創新實做,本次研究結果彰顯出烏來屈尺群物件獨特的歷史發展歷程及織品服飾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另外,今年泰博館特別重製了一組烏來泰雅族屈尺群傳統披肩,於今日首次公開亮相,重製的契機來自於2000年時,烏來織布工作者們參觀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見到日本時期人類學者伊能嘉矩於屈尺群地區所採集的藍底白色XO紋泰雅族披肩。為使本次調查研究分析成果回歸部落所屬群體共享,下午更舉辦「技藝工作坊」,烏來地區編織工坊以及對編織工藝有興趣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與交流傳統織布技藝,藉此累積織藝能量。 新北市原民局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表示,烏來在織布文化復振路上走過三十年歷程,未來將從在地需求與文化建構出發,除了培養在地年輕人才,也希望透過織品的閱讀與理解,深化族人對其中所蘊含的文化意涵與社會歷史脈絡的認識,共同守護與保存重要資產。 原始新聞來源 閱讀泰雅百年織品 新北泰博館辦烏來屈尺群傳統服飾田調成果工作坊 臺灣郵報.

新莊卓童意外墜樓造成粉碎性骨折 需自負部分醫療 圓融行善團馳援21萬9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社會局(十)日表示,就讀新莊某國中的卓姓同學,於9月初晚間因意外墜樓,造成粉碎性骨折,經緊急送醫救治,因需自費負擔鋼釘鋼板等醫療需求,加上她的妹妹也因肺部纖維化氣切,一家兩人醫療費負擔沉重,父母又離異,單親爸爸為照顧兩童,只能選擇大夜班,家中經濟陷入困境,經新北市家防中心提報媒合,圓融行善團以1人1千元接龍方式,募集21萬9千元,於10日中午,由圓融行善團團長許誥等人,會同家防中心社工蔡孟翰,將善款送給卓爸爸,並探視卓童。 新北家防中心社工蔡孟翰表示,9月接獲通報,立即開案進行訪視追蹤服務,發現卓姓同學父母已離異,卓父從事工地工作,卓母在案發後有返家一起照顧卓童,但因卓童另一妹妹也生病,家中經濟僅賴卓父一人工作,收入有限,又每月需付房租1萬2千元,評估生活困窘,難以再負擔卓童的手術自負額,以及妹妹還須定期就醫的醫療費用。 卓父表示,小女兒2歲時曾罹患白血病,後來又因感冒造成肺炎,以致纖維化,必須氣切,目前就讀小四資源班。他因必須照顧兩名女兒,無法全心工作,以致收入頓減,更難以負擔大女兒額外的醫療開銷,感謝家防中心社工的幫忙,以及圓融行善團的救助。 圓融行善團團長許誥和團員葉坤陸、許世森、王素色、江明蓉和廖素玲等人一起到新莊卓童住處致贈善款,看到卓童坐在床上正在讀書,卓父說希望能將進度趕回來。 社工蔡孟翰說,在案發後曾協助申請急難救助,另卓童妹妹領有身障生活補助,同時安排卓童接受心理諮商,希望卓童身心趕快好起來,卓家生活亦能獲得改善。 原始新聞來源 新莊卓童意外墜樓造成粉碎性骨折 需自負部分醫療 圓融行善團馳援21萬9 臺灣郵報.

會員策略與多品牌布局驅動成長 米斯特11月營收年增29%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服飾品牌大廠米斯特(2941)公告11月營收新台幣7152.8萬元,年增29.15%,1至11月累計營收達新台幣7.34億元,年增8.96%,已連續10個月創單月同期與累計營收新高。米斯特表示,憑藉會員經營成效顯著,加上持續展店、新品牌策略明確,進一步推升營運向上。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銷售市場中,會員經營已成為品牌強化消費者黏著度與提升業績的核心策略。以米斯特旗下品牌的百萬會員為例,透過成功會員經營模式,不僅增加消費者來店頻率,還有效提升客單價。米斯特旗下四大品牌,包括平價流行的Life8、國際IP授權的ALL WEARS、戶外機能的WILDMEET,以及極簡環保的EVENLESS,有半數以上消費者皆為會員。而新併入的女性瑜珈機能品牌Mollifix更有高達八成會員比例,黏著度極高。 數位會員制度的最大優勢在於建立與消費者線上、線下持續連結。米斯特表示,門市會定期推出「限定滿額贈」及「會員專屬優惠」活動,讓會員感受到品牌的重視。同時,這些活動不僅提供實質消費折扣,更可透過專屬優惠提升會員忠誠度,鼓勵重複消費,並進一步提升客單價。 隨著韓國潮流服飾在台熱潮持續升溫,消費者對於韓國品牌的接受度和需求亦越來越高,11月中甫在台中 LaLaport 北館正式開幕的米斯特旗下首家選品店-「NONSPACE」也因此贏得滿滿人潮的好成績。米斯特表示,NONSPACE 匯集來自韓國的多款潮流品牌,提供消費者從基本款到設計師款的多樣選擇。消費者無需出國,即可在同一空間內找到適合不同場景的穿搭。這種多品牌、一站式的購物體驗,不僅提升了便利性,更增強了消費者的品牌黏著度。 法人表示,米斯特是台灣市場對於服飾品牌與通路佈局最完整的在地公司之一,透過會員經營策略,成功整合旗下品牌,並以專屬優惠與滿額贈活動,為旗下各門市創造穩定的營運根基,有效推動業績穩定增長。此外,不論是11月中開幕的NONSPACE選品店通路,及即將在12月開幕位於台中北屯區的Life8 Select第二家大型旗艦店,米斯特都可望憑藉優異的商品力帶來滿滿的人潮與業績,以市場熱度與該公司經營策略來看,後續營運動能可望持續展現,向上提升。  

57家企業獲獎 跨部會共創職場新未來

【記者廖于茹/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勞動部攜手推動健康職場,持續透過職業安全、健康福祉等策略,打造健康友善職場,提升勞動力,並鼓勵員工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今年度透過表揚大會,表彰多家績優健康職場及健康推動人員,期盼能帶動更多企業加入,共同營造健康職場。 圖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勞動部攜手推動健康職場。(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提供) 113年績優健康職場大獎揭曉!  多數上班族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職場,因此透過職場推動健康促進、強化員工的健康並協助遠離職場危害因子顯得格外重要。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動,以健康勞動力為基礎,進而營造健康友善職場,達成企業永續。世界經濟論壇於2024年提出解決職場身體健康問題的潛在策略,包含職業安全、健康福祉、身體健康和體重與代謝健康四方面策略。營造友善健康職場並提高健康勞動力已成為國際趨勢。健康勞動力亦是國家永續發展的核心議題,落實推動「健康促進、職業衛生、職業安全」關鍵金三角,方可達成目標。 國民健康署今(113)年持續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攜手合作,以「健康勞動力,職場新未來」為主題,共同辦理「績優健康職場、成人健康體位與優良推動人員評選及表揚活動」,今年度擴大辦理績優健康職場,合計共有192家職場及14位健康促進推動人員參加選拔,最終有57家職場與6位健康促進推動人員獲獎。今年度的最高獎項「職場永續卓越獎」,為國民健康署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共同設立與合頒,以表彰職場在「職業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上,掌握職場的工作特性與勞工需求,投入資源、應用策略與工具,為勞工全人健康而努力不懈,並形成職場特有的健康文化、成效卓著,為績優健康職場的最高楷模。除此之外的「健康周全獎、健康管理獎、健康無菸獎、營養健康獎、活力躍動獎、健康關懷獎、性別健康友善獎、健康銀齡獎、健康傳播獎及優良推動人員獎」,獲獎單位也是從眾多參賽職場中脫穎而出,表現可圈可點實屬不易。 此外,為透過職場提倡成人健康體位管理,國民健康署今年特舉辦113年度「動動職場人人健康」活動,以表彰職場有策略、創意引導員工增加身體活動、邁向健康體位,提升員工的健康水平。今年共計52家職場參選,最終有3家職場獲得卓越獎、7家職場獲得優等獎,將同步於本次大會進行表揚。 大會於113年12月10日上午於臺北市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舉行,除了進行表揚,並邀請今年度獲得最高獎項榮譽之企業分享推動職業危害預防、職場健康促進及健康體位推動的寶貴經驗,透過分享啟發其他的職場,以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因地制宜的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工作,打造身、心、靈健康的職場,發展健康永續的勞動力! 績優健康職場「健康職場永續卓越獎」- 以人為本,全員健康 「台灣美光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台中一廠」榮獲「健康職場永續卓越獎」,該公司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推動多元、平等與共融的企業文化。董事長帶公司上下齊心提升職場安全與健康管理,提供優於法規的各項分級管理與年度健檢,持續優化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及承攬商健康管理,並導入AI應用推動走路不滑手機及AED智能保全系統等,充分展現企業領導層的高度承諾與實踐力。 以「肌肉In、體脂Out」為主軸強化員工健康管理,由高階主管親自拍攝宣導影片,推廣超慢跑及中斷久坐的健康新觀念,職護辦理廠內超慢跑及增肌減脂活動,結合團膳熱量調控、爭取慢性病複檢補助費用及廠內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取的便民服務,同時,將健檢報告主動上傳「健康存摺」,便於員工自主健康管理,成功降低員工三高及代謝症候群異常率。「台灣美光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台中一廠」惠己及人將健檢及健促資源延伸至員工眷屬及承攬商,全面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打造卓越幸福的工作職場。 「動動職場 人人健康」- 推動職場健康體位管理,職場永續再升級  卓越獎:健康職場的領航者 3家卓越獎得主推動職場健康體位促進,不僅在員工參與率上名列前茅,以具吸引力之政策激發員工的健康行動力。來自嘉義縣「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結合運動APP推出步數挑戰,達標員工可參與抽獎,成功提升參與率,展現靈活規劃的實效;新竹市「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健檢報告設計聚焦體位管理的活動,並透過APP任務挑戰讓健走、超慢跑等更具趣味性與互動性;同為來自新竹市的「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提供1,000坪運動中心與1,500坪生態植物園的全方位的健康支持環境,並舉辦路跑、團體運動及全球健走,實現員工身心平衡。 優等獎:多元產業創新推進健康 7名優等獎得主來自高雄市、新竹市、臺北市及桃園市,涵蓋製造業、醫療保健業、營造工程、零售等多元領域,得獎企業包括華宏新技、宜特科技、鋼堡科技、全聯福利中心、台灣日立、台灣美光台中一廠及敏盛綜合醫院。這些企業以多元創新策略推動健康體位,部分透過健走活動累積步數,結合植樹與公益捐款等永續行動,提升員工參與度;另有企業運用APP設計任務挑戰、積分兌換及趣味闖關,鼓勵員工持續身體活動。企業規劃促進健康體位管理之活動,不僅提升健康意識,更為健康職場立下新標竿,展現企業推動健康與永續發展的承諾。 國民健康署竭誠歡迎有興趣加入健康職場的企業,點選「健康職場資訊網」,查詢職場健康促進推動方法、健康促進教材及新知,共同提升職場健康的工作環境! 原始新聞來源 57家企業獲獎 跨部會共創職場新未來 臺灣郵報.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