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 盧秀燕盼中央儘速公布補助申請辦法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市多位議員 15日在議會關心中央與地方政府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的因應辦法。市長盧秀燕指出,目前美方政策尚未定案,消息仍紛亂不明,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執行辦法也因此延後公布。市府已第一時間成立應變小組,提出六大對策與租稅紓困措施,若川普總統於90天後仍加徵關稅,市府可立即因應,也盼中央儘速公布補助申請辦法。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包括議員劉士州、吳瓊華、江和樹、張廖乃綸、陳廷秀、張瀞分都對於產業衝擊表示關心。劉士州議員指出,川普總統雖宣布暫緩實施75國的對等關稅90天,但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及美中博弈的不確定性,使民眾人心惶惶。他肯定市府迅速成立應變小組因應,也呼籲朝野不分黨派共同支持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但若中央不作為,地方能做的畢竟有限,關心市府掌握的受衝擊產業狀況與因應進度。 江和樹議員也肯定市府率先啟動六大對策與租稅紓困措施,對於中央表示880億元特別預算補助時間與內容延後一週公布,盼中央能儘速作為,協助地方面對壓力。張廖乃綸議員也說,若美方90天後恢復實施對等關稅,台中做為主要受衝擊城市,應隨時備妥應變方案。 盧秀燕表示,市府掌握六大產業將首當其衝,尤以手工具業為例,台中現有1,726家業者、約3萬4,770名從業人口,年產值達846億元,而美國正是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年出口達13.23億元。市府已就各產業受影響的家數、規模、產值等進行盤點,若美方宣布執行,市府可即時啟動應對機制。 盧秀燕指出,目前美方政策尚未定案,資訊仍紛亂不明,因此中央880億元特別預算的執行方式也宣布延後一週公布,若最壞情況發生,中部地區首當其衝,尤其台中應獲得較多資源支持,而非全國平均分配,呼籲中央若後續美方政策底定後,應儘快公布申請辦法,讓地方與產業可儘早準備、迅速應對。 吳瓊華議員也關心中部是傳統產業重鎮,年產值達5兆4,000億元,應設法穩定產業發展基礎。對此,經發局長張峯源補充,目前中小企業普遍關心租稅優惠、利息補貼與規費減免等議題,但因其組織規模不若大企業,爭取資源能力較弱,市府已聽到基層聲音,將積極協助爭取。

因應美「川劇」不確定性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邀產官座談提對策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因應美國關稅對產業衝擊,立法院財經委員會14日邀集台中相關產業座談,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這90天是出貨爆大量時期,等同把1年量出完,產業擔心的是,3個月後呢?台商抱怨說,每天都在看「川劇」,不確定性是經濟最大的殺手,現在是大談判時代,政府要備妥所有籌碼,該如何交易要非常謹慎。 立委楊瓊瓔指出,美國關稅衝擊,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中製造業帶來巨大衝擊,尤其台中是機械工業、工具機、手工具、自行車等產業的主要研發產地,許多業者都非常焦慮,因此今日邀集經濟部、財政部及國家發展委員會等部會官員到地方與產業界面對面,聽取企業心聲及建言。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指出,「關稅是武器,談判是過程,交易是目的」,這中間談判要做好準備,不光是台中,對所有產業所有國人都會影響,此時此刻需重視這90天,在沒有這90天前,產業都被要求不要出貨等,坦白說,若從美國角度,從業者及進出口角度,這90天是爆大量時候,等於是把1年的量都出完。 江啟臣強調,但企業擔心的是,過了3個月後呢?因充滿不確定性,是經濟最大的殺手,沒有了信心,就會影響到整個產業,不管在台灣或海外,政府要拿出具體行動,保持資訊透明,大家最擔心是不清楚狀況,不知如何布局。 江啟臣說,由於對外談判何時結束都不是我們能掌握的,加上川普政府不是我們所想的,決策不定,包括20項豁免,但現在又說不是這樣,讓業者很多疑問,早上台商還在說,每天都在看川普變臉,在看「川劇」,現在是大談判時代,政府要備妥所有籌碼,因涉及台灣全體利益,該如何交易,要非常謹慎。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表示,90天的關稅緩徵期,出現拉貨現象,港口有無足夠船運讓貨趕快上船,是另一個挑戰。32%的關稅,對公司的資本支出不太樂見,沒想到關稅會那麼高,10%關稅確實讓業者能喘口氣,目前看起來出現拉貨現象,而在未來幾個月,是否有機會趕快出貨,但港口有無足夠船運,也是另一個挑戰,政府應對小組應盡速讓貨能有效率出口美國,趕上90天緩衝期。 陳伯佳也提到,公司目前有貨物在海上,在4月5日前出貨的,影響不大,針對10%關稅,看是否能再降低,因為我們是以出口導向為主,對於較常競爭的國家,若關稅比我們低,還是有壓力。 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則承諾,對中小企業來說,紓困沒有看得到吃不到問題,企業現有不確定感,這也是為何原本紓困具體措施是今天要公告,後來延緩,就是因為行政院希望更周到傾聽,例如紓困申請是用附註說明方式、或用美國海關稅損證明等,都會來討論。

徐欣瑩獲頒陽明交大土木系傑出系友 指導教授讚她「做什麼像什麼!」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12)天「交大日」,盛大舉行「系友回娘家」活動,土木工程學系正式頒發「2024傑出系友獎」,新竹縣立法委員徐欣瑩博士驚喜上榜! 立委徐欣瑩表示,人生際遇很奇妙,原本以為自己會投身在衛星測量科技領域,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從政;正因為在交大求學期間紮實的研究訓練,讓她多元的公共議題都能以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 徐欣瑩在國立交通大學土木系攻讀博士,指導教授黃金維是國際頂尖的學者,所謂名師出高徒,黃金維教授表示,徐欣瑩相當敬業,碩、博士班期間嘗試先進研究,研發出很好的海水面模型,20年後的現在證明對國家的深度基準很好的應用。例如離岸風電綠能產業的工程量測基礎,讓台灣在這個領域的應用領先世界。優異的研究成果,受國際肯定,是「台灣衛星測量領域第一位女性博士」。 「做什麼像什麼!」徐欣瑩研究做得好,跨足到政治界,黃金維教授給這位高徒滿分的高度肯定。 徐欣瑩回顧求學歷程,「受美國NASA-CSR實驗室科學家的肯定,獲得全額獎學金,本來要去美國念博士。」她透露,因為母親生病留在交大深造。這段歲月,黃金維教授跟她說,「我是要訓練你成為一名科學家,而不僅指導一個博士」,在師長的提攜及校風的薰陶下拓展視野、格局,也開啟徐欣瑩不斷追求卓越的人生旅程。 陽明交大這次共有7位來自產官學界的優秀系友,獲頒「2024年傑出系友」殊榮,除了立委徐欣瑩外,還包括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DNV)首席工程師顧寶⿍、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總工程司鄭智⽂、兆豐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正育、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減災監測組組⻑陳振宇、桃園市政府地政局副局⻑⿈建華、新竹市政府行政處⻑許智堡等。 《圖說》陽明交大土木工程學系12日頒發「2024傑出系友獎」,新竹縣立法委員徐欣瑩博士(右三)驚喜上榜。(圖/徐欣瑩立委辦公室提供) 《圖說》陽明交大黃金維教授頒發「2024傑出系友」證書予立委徐欣瑩。(圖/徐欣瑩立委辦公室提供)

「脫中入北」去那裡 盧秀燕憂「暈頭轉向」要求中央說清楚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開徵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喊出台灣未來對外投資採「脫中入北」。台中市長盧秀燕11日在議會答詢指出,過去政府不希望「西進」,鼓勵大「南向」,現在又喊「北向」,搞得大家「暈頭轉向」!質疑北向是要去哪裡?原本南向的企業是要被政府拋棄嗎?要求中央說清楚。 市議員劉士州在議會表示,中央政策決策不明,之前推展新南向政策,現在又叫大家北向。南向又北向,已經搞不清楚方向,搞到昏頭轉向。 盧秀燕指出,過去政府不希望西進,鼓勵大家新南向,現在又鼓勵北向,現在連網友都KUSO說「政府搞得他們暈頭轉向,無所適從」,中央北向是去哪裡,北半球也是,那美國算不算,產業都在問「什麼意思」,盧秀燕直言「我也不知道」? 盧秀燕表示,面對美國關稅問題,產業界有很多疑問,政府有什麼協助,已經投資南向的怎麼辦,會不會被政府拋棄,建議中央出面說清楚。 劉士州也質疑「脫中入北」究竟要入哪個北?盧秀燕脫口說:「應該不是北韓」。劉士州強調,外面風暴這麼大,政府要有依據讓人遵循,否則這艘船禁不起這樣繞。

面臨關稅挑戰 四市「三大共識」應變方案啟動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對於美國近日對我國特定產業提出高達32%關稅帶來的衝擊,新北市長侯友宜、臺北市長蔣萬安、基隆市長謝國樑及桃園市長張善政今(9)日出席「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臺」,針對產業、勞動、財政三大面向進行探討。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出三大共識,四市應變方案即刻展開,盼攜手中央共渡難關。 侯友宜指出,三大共識為:一、「三大共同挑戰,我們不迴避」,面對民生影響中央地方攜手面對;二、「四市應變方案,即刻展開」以緊急紓困、數位轉型、產業鏈重組、前沿技術研發,為方向提出共同策略;三、「共同向中央呼籲,啟動中長期支持」。 他表示,侯友宜表示,臺灣產業經濟受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基北北桃身為產業重要龍頭城市,不僅積極提出因應方案協助企業及民眾穩定生活,現階段產業相當關心中央與美方協商情形,因此四市首長也透過交流平臺討論產業紓困、就業環境營造,及如何透過稅收補助或減免,解決當前等問題,以利向中央提供實質共識及建議,讓中央了解地方聲音,也讓中央、地方、產業及人民攜手團結凝聚力量,與美方協商,共同守護臺灣經濟。 侯友宜說,臺灣出口貿易面臨挑戰,中央地方必須團結一心對外協商,並呼籲中央聽取地方意見,積極了解在地所需,提供需要的補助及協助,讓地方得以快速回應企業需求,凝聚內部力量攜手穩定產業。 此外,此波高關稅政策影響新北市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金屬機械及塑橡膠等11類產業,對此,新北市不僅於7日召開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聽取業者意見,也提出紓困資訊、出口拓銷、法規課程及利息補貼「四大行動方案」,協助突破困境,全力守住民生經濟與產業。

最新消息

地方

生活

警政

中港澳

專欄

更多新聞

鍇睿國際11月營收大增115% 拳上2024引爆年底話題

【記者蔡富丞、黃麒霖/綜合報導】鍇睿國際(股票代號:7779)公布11月合併營收新台幣2082.1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15%;1~11月累計營收新台幣1.74億元,年減8%。鍇睿國際表示,年減主因為公司年度大型售票活動「拳上」去年於第三季舉辦,而「拳上2024」則在12月21日於台北小巨蛋登場,舉辦時間差異導致營收分布有所不同。今年度有多項業務處於投資期階段,但明年包括公司即將推出的《英雄聯盟》太平洋職業聯賽電競館,都可望開始實現相關營收及獲利。 鍇睿國際董事長顏宥騫表示,「拳上2024」象徵台灣拳擊與娛樂融合的新嘗試,也是推動拳擊運動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為了打造台灣具指標性的拳擊活動,特別仿效國際盛事的規模,並邀請兩位韓國嘻哈巨星 pH-1 和 Loco 將擔任表演嘉賓助陣演出,期望藉由音樂與運動的融合,吸引更多觀眾關注拳擊運動。 顏宥騫董事長進一步指出,這次的賽事焦點包括「WBC女子羽量級冠軍爭奪戰」、「CFC(鍇睿格鬥冠軍賽)職業選手賽」以及「素人挑戰賽」。WBC女子羽量級冠軍爭奪戰,不僅是台灣拳擊在國際賽事上的新突破,也體現WBC對台灣職業拳擊發展高度肯定。代表參賽的台灣選手吳沛儀坦言,這是她生涯中規模最大的賽事,但對於挑戰8回合比賽充滿信心,並期待以實力摘下冠軍腰帶。 CFC職業拳擊賽則是多場由職業選手參與的對決,CFC職業拳擊代表謝郁安表示,拳擊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需要強大的意志力與堅定的心態;希望透過這場比賽,向更多人傳遞拳擊運動的魅力。至於素人挑戰賽則將由素人選手蹦闆與統神之間的進行「決勝點」對決,話題性十足。 這次賽事包括黃筱雯、甘家葳、賴主恩與陳念琴等多位台灣拳擊好手也將到場觀戰,為賽事增添話題與可看性。顏宥騫董事長也透露,賽事將推出全新亮點「Carry Girls」啦啦隊計畫,將練習過程拍攝成紀錄片,為活動注入更多娛樂元素。 此外,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以及對多元健身方式的需求增加,拳擊運動逐漸從專業競技項目走向大眾化,吸引了不同年齡層及需求的學員參與。除了賽事舉辦外,鍇睿國際也計畫與策略股東長佳機電(4550)旗下所經營的運動場館合作,推出專業拳擊課程,透過專業教練培訓以及優化課程內容,吸引更多人參與拳擊運動。 原始新聞來源 鍇睿國際11月營收大增115% 拳上2024引爆年底話題 臺灣郵報.

宮古市代表團訪海大 臺日攜手共創永續未來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為深化臺日學術交流,並促進地方創生發展,日本岩手縣宮古市市長山本正德於12月10日率領代表團拜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一行包括宮古市議會議長橋本久子、議會產業建設常任委員會主席西村昭司、企劃課秘書股長中村直道及資深職員山口久子等人。雙方就智慧漁港轉型、森川海永續旅遊、青年創業及人才交流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強化臺日友好關係。 海洋大學自2015年起與東京海洋大學積極推動臺日森川海交流活動,八年來雙方在環境保護、地方創生等領域累積豐碩成果,特別是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和平島USR計畫的推動上,展現了顯著的在地深耕成效。本次宮古市代表團不僅與團隊深入交流,更是實地踏查場域,強化了雙方既有的合作關係,更為未來在學術研究、市政交流及地方創生方面開創更多可能性。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一直以來扮演著連結基隆市政府、日本宮古市政府及東京海洋大學的重要橋樑角色。宮古市代表團此行也特地拜會基隆市政府,由邱佩琳副市長親自接待,展現基隆市府對於國際交流的重視。透過「市海平台」的建立,三方將建立常態性討論機制,共同推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為跨國合作的地方創生模式樹立典範,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宮古市市長山本正德表示:「此次訪問不僅加深了宮古市與臺灣的友好情誼,更為未來雙方在學術合作、市政交流及地方創生方面創造更多可能。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合作機會。」許泰文校長並強調,期待透過更多實質合作計畫,促進雙方在學術研究、地方治理及永續發展上的共同成長,攜手打造兼顧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的未來藍圖。 原始新聞來源 宮古市代表團訪海大 臺日攜手共創永續未來 臺灣郵報.

基隆市中和國小首度參加高雄國際發明展一舉摘金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基隆市中和國小今年首度參加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KIDE),六年級學生盧俋瑄、廖恒、蔡天皓憑藉創新設計作品「智慧寵物照護旅行箱」榮獲金牌獎,為校爭光,也讓家長和師生們引以為傲。 頒獎當天,中和國小校長賴麗雯和參賽學生的家長們特地從基隆前往高雄,親自為孩子們祝賀,與他們一同見證這份榮耀時刻。賴校長表示:「孩子們展現了創意與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以實際行動關注生活中的問題,透過團隊合作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解決方案,這份成果值得肯定。」 「智慧寵物照護旅行箱」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日常生活中人們攜帶寵物出遊時常遇到的困擾,如高溫悶熱、飲食不規律以及空氣品質問題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三位學生團隊設計出一款結合科技與便利性的創新產品。 這款旅行箱輕便實用,內建多項智慧功能:包括自動調控溫度系統、智慧餵食系統、健康檢測功能及互動與休息空間。三位學生表示,希望這款旅行箱能為寵物和飼主帶來更美好的旅行體驗,讓每段旅程都充滿陪伴與舒適。 這個寵物旅行箱不但能輕巧的帶著出門,也可以用輪子拖著,如果想和寵物互動,還可以打開蓋子和它玩耍,假如寵物想休息時,可以把蓋子蓋上,這樣子它就有一個舒服安靜的休息空間。藉由上方的IT面板,和手機進行連線,如果溫度過高就會自動開啟風扇,手機也可以和APP連線提供餵食系統,讓寵物可以定時吃東西不會餓肚子。也有PM 2.5的控制系統和尿墊潮濕偵測系統,照顧寵物的健康。 中和國小表示:此次摘金不僅是學生的成就,也展現了該校在創新教育上的努力與成果,未來將持續鼓勵學生發揮創意,結合科技與實際需求,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影響,這次亮眼的表現,也為即將從中和國小畢業的三位同學的學習旅程留下美好的回憶。 原始新聞來源 基隆市中和國小首度參加高雄國際發明展一舉摘金 臺灣郵報.

日月光首屆「淨零綠色文化祭」熱鬧登場,攜手社區共創綠色永續未來

【記者 薛郁雯、蔡富丞 / 綜合報導】日月光集團中壢廠攜手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合作辦理綠色環保活動「日月光淨零綠色文化祭-綠動生活在中壢」12月7日在中壢常樂公園熱鬧登場,本次活動創新採用現場活動無紙化方式辦理,從宣傳到活動辦理皆以電子化的方式進,活動包含環保闖關遊戲、星光電影院,更攜手中壢區興華里、復興里、復華里及中原里來共同協辦這場「淨零綠色文化祭」,希望藉由參與活動過程中,讓民眾知道節能減碳是一件隨時隨地隨手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將淨零排放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中,進而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 「淨零綠色文化祭」現場活動豐富多元,除了各項環保體驗闖關外,傍晚特別安排 「日月光賞星光電影院」,在星空下放映有環保概念的動畫電影,讓現場民眾體驗在戶外也能看電影的樂趣。此外,特別推出利用環保資源DIY文創品教學,帶領民眾利用回收垃圾創作精美文創小物,寓教於樂的親子互動讓現場笑聲不斷,充分體現了親子同樂享應環保的氛圍。 日月光中壢廠資深副總沈文智表示,本次「淨零綠色文化祭」展示日月光對環境教育及淨零排放的實踐及推廣永續精神理念,鼓勵民眾一起實踐環保行動,為2050淨零排放目標努力,活動中各種豐富內容的規劃都是為了加深社區對環保的概念。沈資深副總期待透過「淨零綠色文化祭」活動,能讓民眾一起實踐環保行動,為2050淨零排放目標努力,以實際的行動來支持綠色新文化環保愛地球! 原始新聞來源 日月光首屆「淨零綠色文化祭」熱鬧登場,攜手社區共創綠色永續未來 臺灣郵報.

閃閃遇到你 12/14宏匯廣場歌舞秀客家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十)日表示,與黎明技術學院合作辦理「113年新北市客家快閃」活動,訂於12月14日於新莊區宏匯廣場一樓生活廣場共舉辦3場客家快閃秀,分別於下午3時30分、5時及晚間6時30分登場,由黎明技術學院表演藝術系100位學生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歡迎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次活動在表演曲目的編排上,加強客家音樂元素,除了多首客語流行歌曲搭配街舞表演外,加上演唱自編客語創作歌曲《雨中的你》、自編客語歌曲《來Hakka》唱跳表演,最後呈現客家傳統舞蹈,將東方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傳統與創新的舞蹈表演方式展現,必將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 客家事務局積極推動青年參與客家活動,長期與大專院校合作,共同推廣客家文化,透過舉辦各項客家藝文表演,培養青年認識客家歷史背景與客家精神,將客家音樂及客家藝術在時代變化下,融入潮流趨勢,以當代方式展現客家文化, 此次「新北市客家快閃」由黎明技術學院表演藝術系100位學生以現代年輕人喜愛的唱跳演出呈現,顛覆客家藝文表演的既有印象,自編客語創作歌曲展現年輕活潑的氣息,街舞與客家音樂相互結合,促進文化多元與創新,本次快閃表演藉由客家音樂深入年輕學子心中,透過這次的表演經驗,學生們深刻感受到跨文化的融合。 客家歌謠或演出走入社區、走入人群,係文化推廣重要途徑之一,透過青年學子的才藝展現客家文化的美學和底蘊,一方面青年承擔文化傳承重擔,另一方面又讓市民朋有親近客家,甚至可以展現新北市多元文化面貌,可說是三贏局面。 原始新聞來源 閃閃遇到你 12/14宏匯廣場歌舞秀客家 臺灣郵報.

閱讀泰雅百年織品 新北泰博館辦烏來屈尺群傳統服飾田調成果工作坊

【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新北市原民局持續建構烏來區泰雅族傳統織布技藝相關知識,希望落實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維護,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十)日舉行《閱讀百年織品 織起燦美回憶-烏來泰雅族屈尺群傳統服飾文化田野調查織品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展現今年借重國家重要傳統工藝-泰雅染織保存者尤瑪‧達陸(Yuma‧Taru)及野桐工坊團隊,協助進行所藏百年泰雅族傳統織布典藏品的織紋分析研究,以深耕在地之心,陸續蒐集、整理,全面性深化泰雅族織藝傳統文化、歷史等相關研究,這次計畫也特別邀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三方共同合作共創新局。 此次調查研究主題以烏來地區泰雅族屈尺群傳統服飾文化與部落田野調查的歷史脈絡分析為基底,針對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典藏的1920年左右烏來百年織品以及部落家藏織品,透過尤瑪‧達陸(Yuma‧Taru)團隊,解析物件內容、圖紋及技法,以當代方式分析記錄傳統qongu(泰雅語:織布箱)的織布技法,建立專屬屈尺群傳統服飾織紋資料、深入田野調查部落知識,並重製傳統織品。由於烏來地區比多數原鄉還早接觸外來文化,調研過程中發現多種創新織紋刺繡、拼縫與纏繞等技法,都屬在地獨有特色,包括:(1)採用拼布技術,結合不同經挑花織帶結合刺繡,製作新型態的披肩。 借用刺繡技法,以桃紅、寶藍、翠綠色等鮮艷的羊毛釘線繡製成纏頭帕;藍色調的無挑花無袖男子長衣,此型態僅多年前在桃園復興區出現類似的藍黑色男用常服。從以上發現可知烏來地區泰雅族人善於運用外來技術及材料進行創新實做,本次研究結果彰顯出烏來屈尺群物件獨特的歷史發展歷程及織品服飾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另外,今年泰博館特別重製了一組烏來泰雅族屈尺群傳統披肩,於今日首次公開亮相,重製的契機來自於2000年時,烏來織布工作者們參觀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見到日本時期人類學者伊能嘉矩於屈尺群地區所採集的藍底白色XO紋泰雅族披肩。為使本次調查研究分析成果回歸部落所屬群體共享,下午更舉辦「技藝工作坊」,烏來地區編織工坊以及對編織工藝有興趣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與交流傳統織布技藝,藉此累積織藝能量。 新北市原民局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表示,烏來在織布文化復振路上走過三十年歷程,未來將從在地需求與文化建構出發,除了培養在地年輕人才,也希望透過織品的閱讀與理解,深化族人對其中所蘊含的文化意涵與社會歷史脈絡的認識,共同守護與保存重要資產。 原始新聞來源 閱讀泰雅百年織品 新北泰博館辦烏來屈尺群傳統服飾田調成果工作坊 臺灣郵報.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