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焦點
警政
文旅
地方
生活
政治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友善媒體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隱私權政策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焦點
警政
文旅
地方
生活
政治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友善媒體
焦點
警政
文旅
地方
生活
政治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友善媒體
Facebook
焦點
警政
文旅
地方
生活
政治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友善媒體
More
Search
焦點
警政
文旅
地方
生活
政治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友善媒體
More
Search
關切古蹟、百大文化基地災損 文化部長李遠:盼在災後以文化撫慰及鼓舞民眾心靈
編輯中心
-
2025-10-31
陪伴彼此,走得更遠 臺文館「文學處方」暖心發表
臺漫連4年登盧卡漫畫節 5位創作者現場掀簽繪熱潮
聚合舞新作《當水落下》聚焦地緣政治與文化身份登上德國舞臺
政治
2025 TIE臺北世貿盛大登場 AI應用引領全球智慧升級與能源轉型浪潮
編輯中心
-
2025-10-16
2025 TIE 盛大登場!工研院展示電網新世代綠色智慧
2025-10-16
【民眾新聞網方健龍綜合報導】2025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創新經濟館」今(16)日盛大開幕。今年首度由經濟部產發署召集中企署、技術司、能源署及國營司共同策劃,以「AI生態系 串流百工百業」為主軸,展現AI為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本館聚焦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智慧機械、次世代通訊、精準健康與能源轉型─展出169項成果,並打造「AI應用」與「能源轉型」雙主題專區,呈現AI在綠能、生質能、氫能與電網管理中的智慧角色。其中,工研院推出的「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驗證平台」與「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展現AI讓能源更靈活、更聰明,為綠色科技注入新生命,成為全場焦點。 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表示,AI正在改變人類與能源的關係,使節能從過去的口號,轉變為具備主動學習與即時反應能力的智慧系統。隨著再生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電網穩定性成為轉型關鍵,AI的導入可望透過預測與自動化調度機制,為能源系統提供即時且高效的解方。例如,此次於「AI應用專區」中展出的「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可智慧分析冷凍空調等高耗能設備的運轉行為,自動優化能源使用、食品安全與舒適度平衡。 「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驗證平台」則整合太陽光電、儲能、備援電力、電動公車等分散資源,透過AI預測與即時調度,提升電網韌性,實現能源「懂得自我調度」的目標。他並指出,今年創新經濟館同步規劃「能源轉型專區」,展示氫氨能應用、太陽光電、生質能與低碳冷媒空調技術,展現臺灣邁向永續能源島的決心。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志文表示,透過AI,讓能源能夠自己思考、自己調度,甚至自己學習。工研院的「聚合多元資源虛擬電廠驗證平台」具備資源預測、決策與控制能力,可整合太陽能、儲能及可調負載,根據市場條件進行動態排程,逐步應用至商場冷鏈、電動車充電樁與公共建築,打造更彈性的綠色電網。 同時,榮獲2025年美國愛迪生獎的「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更展現AI在節能應用的國際級實力。該系統以AI演算法優化冷凍空調運轉,在不影響食安與舒適度的前提下主動節能,並支援能源聚合商參與需量反應市場,為業者創造節能與收益雙贏。劉志文強調,這些技術不僅是節能工具,更是邁向淨零排放的「智慧夥伴」,象徵AI與能源融合後的嶄新時代。 今年創新經濟館充分展現臺灣在能源管理科技的創新實力,也彰顯AI於提升能源效率與系統韌性中的關鍵角色。展望未來,工研院依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將持續以永續環境為核心,推動跨領域整合與技術落地,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綠能產業生態系,為臺灣邁向淨零永續目標奠定基石。 《圖說》工研院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於TIE創新經濟館展出綠能技術,展現AI應用於能源管理。左起為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陳崇憲、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綠能所所長劉志文、綠能所組長劉陽光、綠能所副理宋鴻均。(圖/工研院提供)
民進黨拍板參選台中市長 何欣純3個感謝全力做好準備
2025-10-15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民進黨選對會15日建議中執會徵召何欣純參選2026年台中市長。何欣純隨後發表聲明表達三個感謝,強調一切都尊重中央黨部的規劃與布局,全力做好準備。 何欣純聲明表示,第一,感謝總統賴清德國政忙碌,不僅多次會晤關心台中、更多次親自來到台中,關心產業勞工、經濟民生,傾聽民眾意見,尤其關心台中未來發展,把台中顧好、台灣未來一定好。 第二,何欣純說,感謝立委蔡其昌,世界12強、台灣勇奪冠軍,「台灣尚勇」響徹雲霄、台灣人走路都有風,就是蔡會長綿密協調後援、運籌帷幄,總統借重蔡的豐富資歷,在中央協助總統國政,是台中之光、更是國家之幸。 第三、感謝台中這塊土地、所有市民頭家,孕育我、養育我,給予她機會服務台中,這是她無上的榮幸,「如果能有服務更多市民朋友的機會,我當然會全力以赴」。 何欣純最後也感謝選對會所有前輩先進的建議與支持,未來還有黨內程序進行,「何欣純一切都尊重中央黨部的規劃與布局,全力做好準備」。
臺日合作引領綠能新時代 工研院攜手三菱電機啟動百萬瓦級PCS
2025-10-15
【民眾新聞網方健龍新竹報導】因應淨零轉型與AI用電大幅成長趨勢,可靠的電力供應將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如今在臺日合作下,有望為業界提供可靠且完善的解方!工研院與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動百萬瓦級功率轉換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的驗證與應用,推進先進功率半導體於電網中的應用佈局,為綠能併網與產業升級奠定基礎。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表示,隨著臺灣與全球積極推進淨零轉型,電力結構正快速改變,未來電網不僅要因應再生能源比例的攀升,更必須兼顧穩定、韌性與可靠。如何透過新一代電力轉換技術,確保綠電被高效整合並支撐產業發展,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課題。 胡竹生指出,本次合作結合工研院的系統整合能力與三菱電機的功率半導體優勢,能讓綠電更有效率地輸入電網,並支撐高科技產業發展,這不僅是臺灣能源轉型的重要一步,也將強化臺灣在國際綠能供應鏈中的角色。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劉志文表示,功率轉換系統(PCS)就像電力的「智慧守門員」,能把來自太陽能、風力、儲能或其他再生能源的能量,轉換並維持電壓、頻率的穩定以提供電網使用。PCS不只是轉換電的形式,更是確保電力品質與可靠度的重要關卡。PCS的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功率半導體」元件與驅控。這些半導體能快速精準地控制大電流與高電壓,扮演電力轉換的開關角色,就像高速運作的閘門,讓能源能量流動既安全又高效。因此,先進功率半導體的導入,不僅可提升再生能源併網品質,更能支撐高科技產業對電力的高標準需求,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上席執行役員(半導體元件事業本部長)竹見政義表示,能與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簽署技術合作協定,感到非常高興。此次合作是加速再生能源與社會接軌的重要一步。透過結合三菱電機的高效率功率半導體技術與ITRI在系統化領域的知識與優勢,將實踐包含三菱電機功率半導體在內的百萬瓦級電力轉換系統創新,為建立永續能源社會做出貢獻。未來,將持續在全球推廣功率半導體模組,並推行兼顧解決社會課題與事業成長的「Trade-On」活動,為邁向永續發展社會持續努力。 此次台日合作同時呼應工研院「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中「永續環境」的發展目標。雙方將持續深化技術合作,從臺灣出發,放眼國際,攜手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色經濟的新篇章。
【鄧哲偉專欄】王世堅《沒出息》爆紅兩岸:看見大陸言論邊界的鬆動
2025-10-13
文/鄧哲偉 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素以敢言、真性情聞名。最近他的一首〈沒出息〉意外成為「兩岸神曲」,在台灣網路上先爆紅,旋即被大陸網友改編、翻唱、二創,甚至衍生成各種「共鳴版」。這首歌原本帶著一點自嘲與幽默,沒想到卻穿越了政治鴻溝,在大陸網路掀起討論熱潮。這個現象,值得我們細細觀察:一個屬於台灣民進黨籍、常批評大陸的政治人物,為什麼能被大陸年輕人接納、甚至喜愛? 首先,這反映了大陸網路輿論空間的「真實多樣性」。外界常以為大陸的網路「萬言禁區」,所有政治相關內容都難以存活,但事實上,從王世堅被大量轉載來看,大陸年輕族群的文化接收力與幽默感,遠比外界想像的開放。尤其是在短影音平台如抖音、小紅書、bilibili上,娛樂性與創意表達往往凌駕於政治立場之上,只要內容夠真誠、夠有梗,就能引發跨界共鳴。 第二,王世堅的「真性情」正好對應了當前兩岸年輕人對「真實感」的渴望。他敢罵、敢哭、敢笑,無論在議會跳海、怒吼、唱歌,都不遮掩情緒。這樣的「人味政治」在台灣被視為「奇葩立委」,但在大陸網路上卻被當成一種「真誠文化」的代表。許多大陸網友留言:「他至少不像有些官員那樣假」、「這種敢講的政治人物,在哪都少見」。在這層意義上,王世堅成了兩岸共同語言下的「情緒出口」。 第三,這首歌的跨界爆紅,也揭示了政治與文化的「分流現象」。在意識形態對立之際,文化娛樂仍可成為橋樑。〈沒出息〉之所以能跨越政治界線,是因為它並不談意識形態,而談人性、談情感。這與台灣許多被過度政治化的議題形成強烈對比。它讓人們重新意識到:兩岸之間,其實仍有許多「能笑在一起」的空間。 第四,從政策角度觀察,這現象也間接說明大陸在新媒體管理上,已從「封鎖」走向「引導」。過去,一旦與台灣政治人物有關的影片上傳,往往會被迅速下架,如今卻能留存、流傳,甚至被官方媒體以「網路現象」角度報導。這意味著,大陸對「非敵意」或「文化性」台灣議題,採取更靈活的處理態度,也是一種「軟性統戰」的策略~透過文化與幽默滲透,讓兩岸民心更接近,而非單純靠政治口號。 第五,這首歌的流行,也映照出台灣社會的一個悖論:王世堅在島內常批評藍營、與民進黨主流立場也常有相悖,但他卻是少數仍被各方尊重的「民進黨人」。他有溫度、有誠意,不裝樣子,甚至敢自嘲。反觀部分台灣政治人物,一味高談「抗中保台」,私底下卻表裡不一。王世堅的成功,其實提醒了整個民進黨~民意不是靠口號,而是靠真誠。 最後,〈沒出息〉跨海爆紅,是一次難得的兩岸文化共鳴事件。它不僅說明「音樂無國界」,更顯示即使政治氛圍再緊張,民間仍有情感的流動與共振。當台灣人笑王世堅「沒出息」時,大陸人卻在笑中看到一種自我解嘲的力量。這份共鳴,是超越政治的~它讓我們看見一個更真實、更有人味的兩岸,也許正是未來對話的起點。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胡文琦專欄】鏟子超人好棒棒,賴總統其器小哉?
2025-10-13
文/胡文琦 親民黨發言人 真的是夫復何言、難以接受的既可憐又可悲啊,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格局胸襟與能力竟然是如此不堪的「向下沉淪」?本來,筆者還耐住性子的繼續觀察綠營與1450們能夠黑龍轉桌、魚目混珠的「往自己臉上貼金多久」?沒想到,現在竟連一個堂堂且實際掌握著國家機器與諾大行政資源的賴清德總統,竟還好意思的蹭熱度、博眼球地在花蓮馬太鞍溪的災民傷口上繼續吃「人血饅頭」? 媒體報導,日昨,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的雙十國慶大會慶典上,以「變局中,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國家希望與願景演說。據悉,賴總統強調,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後,「感謝成千上萬的救災超人」不遠千里馳援花蓮,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也將讓全世界記得:「台灣,那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何等的有愛心,是何等偉大啊」云云! 說實話,筆者原本還在克制自己不要有「誰先認真,誰就輸了」的烏鴉放砲行徑,因為,說到底,那些最終還是算有做了點好事實事與正事的「部分綠色鏟子超人們」,他們那種企圖「貍貓換太子、先說先贏」、的置換所有其他不分顏色黨派「全部鏟子超人的「噁爛伎倆」,早就被人看破手腳不說,但話說回來,這些「類網軍水軍們」有此等小人之心也就算了,沒想到,賴清德竟還好意思拿鏟子超人們的義行來大做文章? 暫且不論賴總統之前一席近乎冷血無感「要災區老人們自己爬屋頂」的失格言論,其後,又發生國軍一下子不可進屋救災、一下子又可以的「皇恩浩蕩與我說了算」的矛盾難堪,而在視察花蓮馬太鞍溪災民時竟又故態復萌地要與救災國軍快樂的give me five離譜行為,講白了,「鏟子超人的現象出現」,不就更加驗證了賴政府的「嚴重失職與無能」,否則,哪還需要鏟子超人們的民間私人力量呢?其理甚明無須矯飾,不是嗎? 準此,又看到賴總統再次表錯情的「喪事喜辦」,且還刻意模糊政府救災失序乃至建置韌性社會量能的完全不及格的績效之下,一席「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也將讓全世界的人記得:台灣,那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何等的有愛心,是何等偉大」的幹話與官話,不止丟臉小小多山國家的總統名器與該有護民職責,真正會讓無色鏟子超人與外國朋友們「看笑話」的對象,不就是國王新衣的賴清德本人嗎?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最新消息
關切古蹟、百大文化基地災損 文化部長李遠:盼在災後以文化撫慰及鼓舞民眾心靈
陪伴彼此,走得更遠 臺文館「文學處方」暖心發表
臺漫連4年登盧卡漫畫節 5位創作者現場掀簽繪熱潮
聚合舞新作《當水落下》聚焦地緣政治與文化身份登上德國舞臺
解放的記憶 「女子纏足與日治時期放足運動」線上開展
文化部「第47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官網抽3千元圖書禮券 有獎徵答、快閃書展、校園活動熱烈展開
地方
「2025八德3C哈樂DAY」壓軸登場 星光演唱會與3C動漫市集High翻八德商圈
編輯中心
-
2025-10-30
重陽送暖!板橋郵局捐物資關懷新北獨居長輩
編輯中心
-
2025-10-30
耶誕城歡樂再升級 周邊散步地圖解鎖
編輯中心
-
2025-10-30
林口長者挑戰「最強腦力王」 拉密競賽獎金上看萬元
編輯中心
-
2025-10-30
新北環保局榮獲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多元共融」殊榮 打造跨界淨海典範
編輯中心
-
2025-10-30
榮民之家、板橋郵局關懷臺灣社會系列活動 重陽節關懷獨居長者活動
編輯中心
-
2025-10-29
生活
「2025八德3C哈樂DAY」壓軸登場 星光演唱會與3C動漫市集High翻八德商圈
編輯中心
-
2025-10-30
高雄城市野生活提案!「野。愛地市集」駁二登場 三天限定療癒派對
商傳媒
-
2025-10-30
重陽送暖!板橋郵局捐物資關懷新北獨居長輩
編輯中心
-
2025-10-30
舒淇首部執導《女孩》 醫願診所×北醫包場 動人連結致敬醫護英雄
編輯中心
-
2025-10-30
耶誕城歡樂再升級 周邊散步地圖解鎖
編輯中心
-
2025-10-30
林口長者挑戰「最強腦力王」 拉密競賽獎金上看萬元
編輯中心
-
2025-10-30
警政
行車糾紛投擲「蝴蝶炮」火燒車 中和警2小時火速逮嫌送辦
編輯中心
-
2025-10-15
面交得手行跡可疑 中和警機警查獲通緝車手
編輯中心
-
2025-10-12
按摩加碼性服務 養生館暗藏春色11人送辦
編輯中心
-
2025-10-09
老情侶口角 七旬翁殺六旬婦
編輯中心
-
2025-10-09
男擔心酒駕曝光停車裝睡 警破窗前一秒他立即酒醒
編輯中心
-
2025-10-08
合法掩護非法 板橋警強制拆除暗營色情養生館
編輯中心
-
2025-10-01
中港澳
青年影像新勢力崛起 「We愛·兩岸青年電影大賽」在滬點燃創作能量
編輯中心
-
2025-10-27
台灣光復80週年 大陸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 兩岸同步舉辦紀念活動引關注
編輯中心
-
2025-10-26
航拍串連兩岸 青年交流創作營啟動 展現深圳創新與文化底蘊
編輯中心
-
2025-08-25
蘇台青年以武會友 共繪中華武術新篇章
編輯中心
-
2025-08-06
橫店:台灣影視青年追逐夢想的東方好萊塢
編輯中心
-
2025-07-02
一封寫給花蓮的情書!導演吳震亞《回家出走》勇奪兩岸青年微短劇大賽短視頻二等獎
編輯中心
-
2025-06-27
專欄
《祺爺駕到》楊豐銘的傳奇轉型:從谷底到國際舞台的「火鳳凰」之路
編輯中心
-
2025-10-30
【鄧哲偉專欄】2027台海危機非空穴來風
編輯中心
-
2025-10-29
【胡文琦專欄】肯定卓揆與鄭主席的彼此善意
編輯中心
-
2025-10-29
【胡文琦專欄】中共也應好好「再想想」一下
編輯中心
-
2025-10-27
【鄧哲偉專欄】檢討不當兵體檢流程 應建立雙重醫療認定機制
編輯中心
-
2025-10-23
【胡文琦專欄】故宮博物院應啟動應變計畫
編輯中心
-
2025-10-23
更多新聞
【李家同專欄】絕對不要鼓勵學生快速回答問題
專欄
採訪中心
-
2025-03-12
文/李家同 現在的電視節目中有所謂搶答的機制,這種做法會使學生有一個錯誤的觀念,那就是老師喜歡學生很快地回答問題。可是我認為此風不可長,因為我有的時候有些疑問,問別人的時候,有些人的確會很快地回答,但是往往回答得很膚淺,而且有很明顯的漏洞。我也和很多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談過,他們也發現有些職員以為快速回答可以加分。其實不然,比方說,一個電子線路忽然出了問題,一定有很多種可能,如果快速回答,其實只找到了一個可能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這種做法是減分而不是加分。 我在美國唸研究所的時候,有些考試要口試,研究生都有一個教戰手冊,告訴我們絕對不要快速回答,即使知道答案,也不妨假裝說,讓我想一想,然後再回答。教授都會喜歡這種學生的,因為會思考是做學問的重要因素,會牢記一些知識並不重要。 我感到非常驕傲的是,我的學生都沒有快速回答的習慣。對每一個複雜的問題,學生最多會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釋,但是也要回去好好思考,做一些實驗來確定如何回答。 有的時候網路出了問題,我打電話告訴計算機中心,也會順便問究竟出了什麽事。有些人會回答說正在研究處理中,但也有些人會快速地給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是錯的,所以網路遲遲沒有修復。我再去詢問,他又很快地再給一個答案。後來我實在忍不住了,請他到我的研究室來,我告訴他不要輕易地給答案,這樣對他是不好的。他也聽懂了,事後他會好好思考,然後做各種實驗,才得到解決方法。計算機中心主任也因此對他刮目相看,認為他是非常可靠的職員。 思考的確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靠直覺來解決問題,我強調不要快速回答,其實目的是在鼓勵青年學子多多思考。真正的學問必須經過思考以後才能得到的。 我們也不該鼓勵學生到網路上快速得到答案,學生也許可以因此快速地回答問題,其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的學問也一定是淺薄的。 作者簡介| 李家同教授,台灣資訊科學家、作家。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靜宜大學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暨大資訊工程學系及資訊管理學系教授。目前於國立清華大學兼任教職。 本文同步刊登”聯合報”
【民聲評論】當行政體系不敢負責不做為,台灣還能往前走嗎?
專欄
採訪中心
-
2025-03-12
文 / 許鑒隆 當前台灣的官僚體系正面臨嚴重的停滯現象,許多基層公務人員不敢作為、不願擔責,行政效率下降,這種風氣影響著國家的進步及社會發展。新政府上台後,打著改革與形象工程的旗號,對官僚體系進行整頓,但結果卻是官員更為消極,行政體系陷入「消極服從、積極不作為」的惡性循環。 這讓人聯想到習近平剛上任時的「反貪打貪」運動,最終官員們僅將奢靡活動轉入地下,私人農庄招待所到處林立。形式變了,實質未變。同樣的,清朝道光年間為了表現勤儉,規定官員上朝時必須穿樸素的布質朝服,但下朝後便換上華麗服飾,實際生活奢靡依舊。歷史一再證明,當整頓官僚體系的手段流於政治鬥爭與形象工程,而非真正的改革,最終只會導致官員「不作為」,甚至比過去更嚴重。官僚不作為,台灣正在走向行政癱瘓。 過去幾個月來,新政府的施政重點似乎非真正改革。例如:京華城案成為被針對的對象,而官僚體系則在這股政治氛圍下選擇自保,基層公務員開始害怕承擔責任,擔心被政治鬥爭波及。這種「不作為、沒人敢擔責」氛圍讓人擔憂,20年前台灣就曾因官場文化僵化而錯失許多國際機會,如今這種現象再次重現,台灣真的承受得起這樣的後果嗎? 產業在流失,政府仍在拖後腿 台灣人民一向勤儉持家、努力工作,從1980年代開始的科技產業發展,才讓台灣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這一切的成果,正在被無能的官僚體系所浪費。直至今天,而台灣逐步走向社會主義型態,一切立法以除弊而非興利。科技廠商仍是台灣外匯與外銷為主要經濟支柱,若企業外移,經濟基礎將動搖,稅收減少。當科技不再支撐台灣競爭力,政府如何維持社會發展?人民又該如何面對經濟挑戰?若政府與官僚體系不正視問題,未來的台灣將只能面對「高科技空洞化、經濟衰退、人才外流、產業外移」的困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外資非常不友善,過去曾發生過地方首長換人,將BAYER趕出台灣,長達20~30年鮮少有外資投資台灣,另多年前柯P上任台北市長將大巨蛋停工,結果拖延八年最終還是啟動,期間又多浪費多少民脂民膏。 近年桃園地方首長又因改朝換代,離譜的將以興建近完工廠房撤照風波,造成國際間不可思議的台灣怪現象,如此如何吸引國際友人及外資投資。 不作為不是解方,基層官員應該成為改革推動力 真正的改革,應該是讓官僚體系的基層公務員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而不是讓他們變成無所作為的機器。政府應該提供更完善的獎勵與保障機制,讓有能力的公務員願意承擔責任,而不是讓整個體系陷入「越努力越容易出事,不作為才能保全自己」的惡性循環。 國家強盛來自務實施政與高效行政體系,而非政治鬥爭。如果繼續放任官僚體系退化、基層人員不敢作為,台灣最終將陷入「政策推不動、經濟拼不過、未來看不到」的困境。 學日本衰退?還是學韓國改革? 日本曾是全球半導體霸主,但因政府改革遲緩、官僚體系僵化,錯失產業轉型契機,最終導致「失落的30年」。當官僚體系只顧內部運作,而非支持產業發展,科技競爭力終將被其他國家超越。台灣是否也正在走上這條路? 韓國則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鏡的案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政府發現官僚制度拖累企業競爭力,決定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簡化行政流程、成立產業振興機構、放寬市場競爭限制,成立振興及改革行政委員會,最終讓三星、SK海力士等科技巨頭重新崛起。這是否也是台灣應該思考的方向? 結論:台灣,還能承受這樣的代價嗎? 如果政府無法積極應對,台灣終將陷入「政策推不動、經濟拼不過、未來看不到」的困境。這不只是抽象的危機,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當科技產業外移、企業撤資、年輕人薪資追不上物價、庶民消費成為負擔,這些問題已經成形,影響著每一個台灣人。 台灣未來的日常,是否會變成這樣的畫面? 曾經手搖一杯珍奶、買一份雞排庶民日常的簡單享受,卻可能因物價飛漲、所得停滯,而變成一種「奢侈選擇」。當庶民生活的基本開銷變成壓力,當國家競爭力逐漸消失,我們還能說這只是小事嗎?我們不能再自欺欺人,這不是未來的假設,而是眼前的現實。台灣,還能承受這樣的代價嗎? 作者:許鑒隆 現職 民聲新聞社長 / 隆銘綠能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股票代號3018) / 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系專任教授
【Vaiso專欄】味見未來 2025 全球餐飲趨勢觀察:極限挑戰與區域連結的未來餐飲進化
專欄
採訪中心
-
2025-03-11
文/Vaiso 近年來,全球餐飲市場正經歷一場劇烈變革。從 AI 智能調整菜單、NFT 會員計畫,到永續循環經濟、地方文化體驗升級,這些趨勢不僅重塑了餐飲業的競爭格局,也影響著消費者的用餐習慣。我日前參加了一場產業研討會,聚焦於「2025 全球餐飲趨勢」,並發現許多值得關注的關鍵變革,這些趨勢將為食品產業帶來新的挑戰與機會。 1. AI、NFT 與智能餐飲的崛起 智慧科技讓餐飲體驗更靈活 在美國,Wendy’s 已導入 AI 動態定價系統,根據即時需求自動調整菜單價格,以提高利潤與顧客滿意度。Shake Shack 則透過限量風味漢堡來創造話題性,強化品牌影響力。而星巴克則將NFT(非同質化代幣)運用於會員計畫,為顧客提供專屬優惠與數位收藏,測試市場對新型會員機制的接受度。 這些技術不僅提升營運效率,也讓顧客擁有更個人化的餐飲體驗。未來,AI 驅動的智慧廚房、訂閱制餐飲與數位會員系統,將可能成為標配,而餐飲業者如何有效運用這些技術,將成為決定競爭力的關鍵。 2. 地方文化、極端風味與沉浸式體驗 本地化 X 餐飲體驗 = 新商業模式 隨著全球餐飲市場日趨成熟,品牌開始關注如何利用「地方文化」來提升競爭力。例如,Toca Madera 在美國市場結合高端夜店風格與美食,打造沉浸式「Vibe Dining」,吸引年輕族群。而韓國「超級挑戰餐廳」則以極端風味與趣味性競賽,創造話題並吸引消費者嘗試。 在地食材的應用也成為趨勢,歐洲與日本市場特別強調「減少進口依賴,強調在地直送」,以降低環境足跡並提升食材的新鮮度。這不僅符合永續發展的趨勢,也讓消費者更有「地方認同感」,進而提升品牌忠誠度。 3. 循環經濟與永續餐飲 減少浪費與環境足跡,成為品牌價值的一部分 永續發展已從「行銷口號」轉變為「品牌責任」,並驅動一系列創新實踐。例如,Impossible Foods 推出植物蛋白肉,以降低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Too...
《子玄的古典占星2025》牡羊座上半年星座運勢
專欄
採訪中心
-
2025-03-10
文/子玄 夢想與現實交會的時刻即將到來 忙碌而愉快 相對輕鬆的上半年 2024年似乎過得很快,由於許多星相的異動,讓2024年到2026年會變得異常重要,這是許多事情或某些主義、觀念的終點,也是新興的觀念和未來發展的起點,若干年之後,我們仍然會驚訝於這三年多我們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對每個星座的個人來說,我們也該好好的規劃這三年,才能在未來的20年的起點,瞄準正確的方向,邁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對牡羊座來說,2025年的上半年是有許多優勢和助力的,準確來說是在6月11日之前,木星在雙子,提供給牡羊座的人很多機會,人際的溝通豐富而多元,資源豐富而廣泛,只要你願意去打拼,基本上都能達成良好的效果,特別是金星在2月5日入牡羊(雖然中途會有幾天暫回雙魚),但這波在牡羊會帶來財運和人緣,如果有合夥事業或感情、戀愛開花結果的想法,也可以選在這個時間點,如果單身的人,可以選在是上半年去相親、聯誼、找對象。 除了金星之外,火星也提供了動力上的幫助,但由於逆行混亂的關係,所以動力時有時無,有時,你可能得給自己鼓勵,基本上,從去年火星11月5日進入獅子,對牡羊來說是吉相,身體健康和工作動力或明顯好轉,但12月8日開始逆行,直到20251月7日逆回巨蟹,要到4月19日才順回獅子,呈現吉相,所以你很可能在1月7日到4月18日之間熄火,得找個朋友督促你一起努力,時不時還要注意衝動的行為造成不良的效果,火星在獅子好相位帶來領導力和才能,但火星在巨蟹時卻經常因為步調沒有調整好而絆到自己的腳,或許三思而後行可以有效的對應火星巨蟹帶來的負面影響。 流年行星的重頭戲土星,在5月26日會進入牡羊座,屆時要開始做功課,在這之前,土星雙魚對牡羊的影響是準備期,2024到20245上半年,牡羊座的人很像是即將上場的運動員,不斷地在思考和演練,有想做事的想法,但似乎有都在考慮些什麼,一遍一遍的在腦中演練,土星像是一個考官,在考試前給你壓力,但這個時間最好的其實不是緊繃,而是放鬆,畢竟一進考場,會有長達2年的壓力期,到時可得埋頭苦幹。 另一個對牡羊座有深刻影響的是海王星,2025年3月31日海王會進入牡羊,在7月6日開始逆行到10月23日逆回到雙魚,直到2026年1月28日再次回到牡羊,就會長達12年盤旋在這個星座不離去,這可能是正向和負向的可能,端看你們如何把握處理。正向來說,海王星代表夢想、心靈和宗教,你會開始努力追夢,變成體驗實現夢想的感覺,也可能進入宗教或心靈成長的領域,獲得良好的成果,你能夠用心靈的視角來看待這個物質世界,徜徉在虛實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調頻中。但,另一種可能,也代表著干擾,海王星代表的模糊、夢幻泡影與若有似乎會讓你困惑,對這個世界產生不確定感。這段期間,要小心心靈詐騙,守緊自己的荷包,另外,如果遇到心理、宗教、靈界等問題,記得要請教專業,不要亂投醫。 總體來說,2025年的上半年,有很多的事情在預演,有智慧的牡羊將會看出一種模式和功課的可能,至於要怎麼做功課,你可以藉由閱讀、上課、學習或跟朋友討論人生與未來,計畫是可以做的,考試鐘聲還沒響起前,提前做功課就是練習題而已。所以,生活可以忙碌,內在盡量保持愉快和放鬆,畢竟下半年開始,你得進入考場,生命的考場,關於自己的歷史的考場。 送給牡羊的子玄的話: 「生命有如一場遊樂園,我們在咖啡杯、碰碰車、遊行和玩樂中體悟人生,在排隊進入冰雪奇緣的遊船之前,做好體驗夢幻的心理準備,保持著愉快的心情,生活就能夠提供你驚喜與浪漫。」 作者:子玄 現職:文大推廣部全人教育部部長 文大推廣部身心靈中心主任 身心靈課程授課講師、作家 專長:塔羅、天使卡、易經、紫微、占星 出版著作:《塔羅教典》-2023年新書、《愛上塔羅》、《神話塔羅》
《子玄的古典占星2025》射手座上半年星座運勢
專欄
採訪中心
-
2025-03-10
文/子玄 吉星匯集 交好運勢須當把握 忙碌有餘 交友任事需有選擇 從2024年的下半年開始,射手座就進入了木星衝的位置,這帶來了衝突與挑戰,產生了兩種結果,僵固或進化,對沖的挑戰過關了就成就新技能與新力量,不過關就挫折或打回原形。如果你覺得這半年來你特別忙碌,經常被不同的事情挑戰,這種感覺就是對的,這是木星在雙子所帶來的挑戰,這個挑戰會到2025年的6月11日才停止。 木星衝的挑戰有幾種,首先是機運的挑戰,你會發現別人的優點或資源,進而你需要花時間去研究或改變自己,以迎合新的挑戰。接著是你可能會遇到不合意的外在事件,你得耐著性子理解,不同人就是有不同的立場和做,對衝就是在你的對立面想事情,而這世界本來就是二元立場同時存在,並且都行得通的。最後是忙碌的人際關係和真實與謊言的辨別,木星衝會顯得忙碌,而射手本來就喜歡忙碌,但其實你得選擇把時間和精力耗在什麼樣的人事物中,畢竟人生有限,不要把精神浪費在無意義的人事物上。 接著是土星,開始產生正向的力量,如果前兩年你覺得努力的收穫並不對等,甚或只有一半的收益,那麼,接下來土星進入牡羊之後,你的努力開始會對等的回饋你,這是一個好相位,你可以開始準備精神去打拼,確切的時間是2025年5月26日之後,土星進牡羊,吉相開始,9月2日回雙魚,好的效果消失,但並不是凶相,所以不用擔心,然後到2026年2月15日,土星再次進入牡羊,直到2027年,都會提供射手座事業上的助力,屆時就是努力打拼,成就未來。 另外一個提供射手支持的行星是海王星,海王星入牡羊,對射手座來說,代表夢想的實現與心靈宗教信仰的提升,海王會在3月31日進入牡羊,10月23日逆回雙魚,2026月1月28日再次進到牡羊之後,就開啟長達12年的吉相,對於學習、靈性意識的提升,夢想的追尋、宗教的研究都會有很好的回饋,需要注意的是,海王星帶來的名聲與財富的虛妄,如果不懂得落實與規劃,也常常在某些時間點過去之後,化為烏有,也就是提醒射手座的朋友們,要逐夢踏實,金錢合法合理,並且要落袋為安。 最後是金星和火星相位的提醒,金星在2月5日進入牡羊,直到6月7日才離開,帶來上半年財運和感情運的旺盛,你會有很好的桃花和感情,可以好好經營或去認識新對象,已經有對象的人可以拿來做事業。火星在4月19日進入獅子,帶來動力,到6月18日之前都是吉相,因此在4月19日到6月7日之間,金星、火星有機會和射手座的你形成大三角的相位,這是在事業或人生步調上的一個強吉相,如果有任何重要的人生安排,可以在這個時段執行,會有很好的效果。 總體來說,2025年的上半年起,射手座進入了各行星的良好相位,其中海王星、土星帶來的夢想落實,更是不可多得的好運,得好好把握。下一次的人生大挑戰,大概就是等到2026年4月底天王星對衝,帶來的人生變化與挑戰了。在此之前,你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邁步向前。 送給射手的子玄的話: 「上帝已經為你把道路鋪平,連夢想的天使都為你準備好了,只待你的執行與呼喚,你可以種田,為將來的收成而努力,也可以遊玩,增加人生的體驗與歡樂,這無所謂正確與否,都乃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各有所成的人生。」 作者:子玄 現職:文大推廣部全人教育部部長 文大推廣部身心靈中心主任 身心靈課程授課講師、作家 專長:塔羅、天使卡、易經、紫微、占星 出版著作:《塔羅教典》-2023年新書、《愛上塔羅》、《神話塔羅》
《子玄的古典占星2025》獅子座上半年星座運勢
專欄
採訪中心
-
2025-03-10
文/子玄 運勢好時要多活動運作 借力使力順流方能成就 2024年11月21日起,獅子座迎來了新的轉變,因為冥王星入水瓶,來到了衝的位置,而且這一待,就會是延續20年的影響,你得特別注意這個轉變的訊號,2025年,你得開始注意生命中的訊息,冥王星有一股推力,把你推向命運的河流,不管你喜不喜歡,你只能習慣。冥王星是權威而霸道的,特別是在衝的位置,只有他選你,沒有你選擇的餘地,這可能有違獅子驕傲自主的本性,那換個想法吧!你會看到一雙幕後的手,幫助你走向生命的另外一個高峰,認出劇本,看好方向,你就能越走越好。 因此,不要拒絕來到面前的機會,不論是面試、面談、邀請、邀約或討論會,你都可以去試試看,當那個提議讓你躍躍欲試的時候,你得抓緊機會前進。當然,你也可能是被動的被指派、要求和命令去做某些事情,就當成鍛鍊吧!鍛鍊心智與體魄,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好。 不過,對於冥王星,我們要有一個理解,這是搞權力、派系、小圈圈以聚集能量的星,因此,獅子座得搞清楚方向和態度,才不會站錯對,變成被開刀的對象。總之,你要不就是刀俎,要不就是魚肉,自己選一邊吧! 看冥王星很緊張,那麼我們來看看海王星吧!海王星帶來好消息,海王星在3月31日入牡羊,10月23日才回雙魚,在這半年的時間中,和獅子呈現幸運、才能與能量展現的好時刻,雖說,這只是一個演練,你可以試著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不論在宗教、心靈、生活或感情上,都能夠有心想事成的感覺,我覺得夢想比較容易實現,人際關係也比較豐富,認識不同階層和範圍的朋友,會讓你感到開始,當然,這個順逆行的時間,給予的更多的是演練與視野:「原來我也可以是這樣啊!」所以讓生活積極一點去體驗夢想成長,直到2026年1月28日海王星正式進入牡羊之後,獅子的心靈成長應該會開始進入漫長10年的成長期。 2025年天王星持續在金牛座,難免會帶給獅子工作或生活中不舒適的變化感,常常覺得有把握的事情沒成功,感情談得好好的,怎麼說變卦就變卦,工作很順利怎麼做更換內容或單位,但配合冥王和海王,這些變動你已經比較能接受了,而且,說實在的,天王星進金牛已經邁向第六年了,對於變化和偶爾的不如意,你也已經習慣了,所幸,這一切在2026年4月26日之後,天王星進雙子,就會迎來正向的改變。 以流年吉星來說,木星上半年在雙子,對獅子來說,是充滿機會與運氣的好相位,短期間帶來旅行、學習和交友的好機會,如果是商業和做生意,甚至財運,也是比較好的時間點,如果再配合金星在2月5日到6月7日之間在牡羊座,獅子座的財運和感情運似乎是不錯的。值得注意的是,4月19日,火星會進入獅子座,帶來衝勁和爆發力的同時,也要小心過度激動而帶來的血光或車關,建議在4月19日到6月17日期間,要多注意交通、用火,提高生活中的安全係數,火星在獅子不能說是凶相,他帶來強烈的能量,但就是怕熱情過頭的疏忽,因此,在工作和感情順利的同時,不要讓磕磕碰碰的小事阻礙了你的心情。 總體來說,三王星的影響雖說劇烈,但這是長遠性的安排,藉由時間的變化,獅子座也會一年一年的蛻變。2025年的上半年,基本運勢是好的,在事業上的打拼和財富上的努力應該都會有顯著的效果,如想要學習成長或實習,都會有不錯的成長,建議上半年多活動。下半年,木星入巨蟹,會變得比較瞎忙,而土星入牡羊,會顯得比較辛苦,雖然說,好的相位的辛苦還是能帶來成長,但畢竟土星還是得低頭努力的行星,不是那麼輕鬆自在的。 送給獅子的子玄的話: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確認自己的心志,才能夠集中精神在自己想要的創造上,未來,你將感受的夢想隨著你的踏實漸漸都被實現,因此,勇敢想,勇敢做計劃,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必能所願皆成,所望皆得。 作者:子玄 現職:文大推廣部全人教育部部長 文大推廣部身心靈中心主任 身心靈課程授課講師、作家 專長:塔羅、天使卡、易經、紫微、占星 出版著作:《塔羅教典》-2023年新書、《愛上塔羅》、《神話塔羅》
1
...
1,635
1,636
1,637
Page 1,636 of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