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哲偉專欄】川普與金正恩:誰比較獨裁?

文/鄧哲偉 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提到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多數人腦中浮現的就是「獨裁者」三個字。他封閉邊境、壓制媒體、肅清異己,一切政策由他一人說了算。但如果你看看近年美國的政治景象,尤其是川普的種種作為,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在號稱全球最自由的民主制度中,也能孕育出一位比專制更像獨裁者的總統。他無需政變、無需黨國體制,只靠民粹、仇恨與不講理,就能把一個自由社會推向極端。

哈佛大學事件正是最鮮明的警示。當學生聲援巴勒斯坦,竟遭右翼媒體與保守政界聯手圍剿,企業捐款人也紛紛施壓,要求清算「抗議學生名單」。川普不但未加以制止,還乘機煽風點火,甚至下令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逼使數千名外籍學生要麼轉學、要麼離境。這樣的作法,若發生在北韓,我們會直指那是國家對學術與言論自由的全面打壓;但在美國,這種自我審查竟在總統壓力下悄然發生,連大學生都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者。

你或許會以為,金正恩才是那種會干預教育、清算異己的獨裁者。但有趣的是,儘管北韓言論受控,卻鮮少見到外國教授或交換學生因為政治立場而遭驅逐。金正恩反而時常刻意向外塑造某種「開放」的形象,至少對國際訪客還維持表面禮遇。反觀川普,卻是赤裸裸地用行政命令趕人出境,把「自由」當成政治武器,只准支持者擁有權利,異議者則被排除於制度之外。

再看看川普的貿易政策。他任內對全球發動貿易戰,打著「保護美國工人」的旗號,對全世界課徵高額關稅,結果卻是美國消費者與農民首當其衝。近日他甚至揚言將對歐盟課徵高達50%的對等關稅,關稅多少,全由他一人說了算。這種操控經濟、干預市場的作法,與北韓的「自力更生」經濟路線竟有幾分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口號從「社會主義」變成了「美國優先」。

這讓我們不得不問:什麼才是真正的獨裁?金正恩固然握有絕對權力,但他在一個體制明確的專制國家裡扮演強人角色;而川普則是在自由選舉制度下,一步步撕裂社會、破壞制度、削弱信任。他們的手段不同,卻導向同樣的結果:一人意志凌駕公共利益,權力不受制衡,反對者被視為敵人。

金正恩靠的是血統繼承與國家機器,川普靠的是選票與煽動情緒;一個封閉寡言,一個滿嘴假話。他們看似南轅北轍,實則都能讓真相變得無足輕重,讓國家淪為個人意志的延伸。到頭來,「制度」不再是保障自由的防線,而成為權力掩護的包裝。

我們曾以為自由民主制度可以防止獨裁,但川普的崛起證明:當制度被濫用、當群眾甘願追隨、當選票成為免責權利證,所謂「民選強人」的獨裁,甚至比傳統威權更難防範。他不需要廢除憲法,只要讓人民對憲法失去信任;不必鎖人入獄,只要讓社會陷入自我審查與相互鬥爭。

金正恩是我們習慣定義的獨裁者,而川普,則是我們必須重新定義的。兩人誰更危險?也許不該只比較手段與外貌,而該從對社會價值的侵蝕程度來衡量。真正值得我們警惕的,不是他們的標籤,而是他們是否將整個國家變成服務個人意志的工具。

鄧哲偉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