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創作者具備高度創作能量,但長期面臨資源分散、缺乏跨域連結與國際曝光等挑戰。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自113年起規畫辦理「臺北數位藝術媒合平臺」,透過媒合機制、技術支援與節慶合作,促進創作者在不同創作階段獲得所需資源,並建立藝術家、展演場館、藝廊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鏈結,打造永續且具國際競爭力的數位藝術生態。114年度進一步優化,透過課程,強化技術與藝術的平衡發展,並促進跨領域合作,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數位藝術生態系統。
114年度「臺北數位藝術媒合平臺」將於12月1日(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拱廳辦理成果論壇。本次論壇以「Link in Progress:數位藝術的未來連線」為主題,聚焦藝術家媒合、國際駐村合作、國際發展經驗、藝廊跨界實驗等,展現自113年啟動媒合平臺以來的多項成果,並探討未來數位藝術政策的推動策略。
本次論壇將透過七場主題對談,完整呈現臺北數位藝術媒合平臺自113年9月至114年11月的媒合成果,邀請藝術家、策展人、藝廊與國際機構的代表,從不同角度分享媒合機制的設計原理與執行細節,探討未來可能的策略,為未來推動數位藝術發展政策提供可參照的基礎。
論壇內容將以七大主題全景式展開,深入探索「媒合」在當代數位藝術中的多重面向。從藝術家之間如何建立彼此的創作連線出發,回望平臺如何陪伴他們在技術、場域與資源中摸索與定位,讓創作能量在跨領域之間自由流動,長出更貼近自身與時代需求的方向。緊接著,論壇延伸至國際駐村與跨國移動的經驗交流,討論創作者在跨文化環境裡如何調整工作方法,並在語言、制度與美學差異中找到真正能互相契合的合作關係。
後續的對談將聚焦於藝廊首次與數位藝術團隊合作的案例,呈現傳統展示系統面對科技藝術的調整與突破,並揭露跨界合作背後的協商、轉譯與實驗精神。同時,論壇也將解析藝術家在國際合作中的佈局策略,從網络建立、專案溝通,到作品跨境曝光,思考如何讓臺灣創作者在全球文化版圖上持續拓展存在感。來自日本 YCAM 的短期交流經驗則提供另一種現場筆記式的視角,讓參與者得以從技術研發、創作研究到文化差異,理解國際藝術機構如何在日常中運作創新。
更宏觀的層次上,論壇亦將討論國際組織如何透過研究、展覽與空間配置來促成跨國媒合,讓創作得以在不同生態系中被看見、被串連。壓軸討論「資源縫合」將回望平臺兩年來的實務成果,提出未來數位藝術媒合機制的可能走向,從政策支持到跨界治理,從永續策略到國際連線布局,勾勒出臺北作為文化創新城市在數位藝術領域的下一步願景。
本次論壇不僅是成果展示,更是文化治理創新的實踐場域,透過系統化媒合機制與國際連結,為臺灣數位藝術創作者打造永續發展的支持平台。「臺北數位藝術媒合平臺成果論壇」誠摯邀請關注數位藝術、文化政策與創新治理的各界人士踴躍參與,共同見證臺北在數位藝術領域的前瞻發展與國際連結力,連線未來。
活動資訊
● 時間: 2025年12月1日(一)10:00–17:45
● 地點: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拱廳(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 報名方式: 請至 ACCUPASS活動頁面 完成報名並出示電子票券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