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宣佈渤中26-6油田開發項目(一期)投產

香港2025年2月7日 /美通社/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國海油」,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0883(港幣櫃檯)及80883(人民幣櫃檯),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938)今天宣佈渤中26-6油田開發項目(一期)已投產。

該項目位於渤海中部海域,平均水深約20米,主要生產設施為新建1座中心處理平台和1座無人井口平台。計劃投產開發井33口,其中生產井22口,注氣井10口,水源井1口。預計2025年將實現日產約22,300桶油當量的高峰產量,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

渤中26-6油田是全球最大變質岩潛山油田,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超2億立方米。得益於工程標準化成果應用,該油田從發現到投產僅用三年時間,實現了儲量向產量的高效快速轉化。作為公司渤海區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示範工程項目之一,採用先進的工藝技術捕捉分離原油開採伴生的二氧化碳,並回注地層驅油,同時實現增產與減排,預計全生命週期埋存二氧化碳約150萬噸。

中國海油總裁閻洪濤先生表示:「渤中26-6油田開發項目(一期)成功投產標誌著公司海上深層複雜潛山油氣藏開發和渤海CCUS基地建設邁入新階段,對提升公司在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的能源供應能力以及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海油擁有該項目100%的權益,並擔任作業者。

— 完 —

編者註:

如需瞭解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信息,請登錄公司網站http://www.cnoocltd.com

*** *** *** ***

本新聞稿包含公司的前瞻性資料,包括關於本公司和其附屬公司業務相當可能有的未來發展的聲明,例如預期未來事件、業務展望或財務結果。「預期」、「預計」、「繼續」、「估計」、「目標」、「持續」、「可能」、「將會」、「預測」、「應當」、「相信」、「計劃」、「旨在」等詞彙以及相似表達意在判定此類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以本公司在此日期根據其經驗以及對歷史發展趨勢,目前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理解,以及本公司目前相信的其它合理因素所做出的假設和分析為基礎。然而,實際結果和發展是否能夠達到本公司的目前預期和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業績、表現和財務狀況可能與本公司的預期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有關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競爭性的本質、氣候變化及環保政策因素、公司價格前瞻性判斷、併購剝離活動、HSSE及保險安排、以及反腐敗反舞弊反洗錢和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變化。

因此,本新聞稿中所做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受這些謹慎性聲明的限制。本公司不能保證預期的業績或發展將會實現,或者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本公司也不能保證其將會對本公司、其業務或經營產生預期的效果。

*** *** *** ***

如有進一步查詢,請聯絡:

劉  翠
媒體/公共關係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電話:+86-10-8452-6641
傳真:+86-10-8452-1441
電郵:mr@cnooc.com.cn

李耀榮
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
電話: +852 3150 6707
傳真: +852 3150 6728
電郵:cnooc.hk@pordahavas.com

熱門新聞

國道7號廉政平臺第3次聯繫會議 用地資訊透明化 網頁訊息視覺化

0
【民眾新聞葉柏成高雄報導】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昨〈21〉日於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岡山工務段辦理「國道7號高雄路段新建工程機關採購廉政平臺」第3次聯繫會議,由高公局趙興華局長主持,計有高雄市政府等機關45人與會,藉以落實採購平臺之標準化及透明化與跨域合作之精實作為,也於國際反貪日,與廉政署合作進行工程廉政外交。 趙興華表示,國道7號用地費用目前因相關補償提升增加到441.9億元,微調的路線會在損害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則下進行;查估作業方面,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均順利進行已接近完成,各項工作都能在廉政平臺的協助下發揮成效。 他指出,目前本廉政平臺將持續傾聽民眾意見,對於地上物查估將續行執行稽核機制,並運用網站公開透明之資訊,使利害關係人能夠更即時瞭解工程推動,以控管廉政風險,後續將對於查估成果審核及環境評估差異等進行風險管理。 趙興華說,地上物查估涉及民眾重大權益亦是用地取得關鍵作業之一,國道7號地上物查估作業係委託專業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辦理,於113年9月啟動地上物查估作業,目前正由高雄市政府相關機關協助書面審核中。 高公局同時就地上物查估作業,進行查估前置作業(事前)、現地查估(事中)及查估成果檢核(事後)的風險管控,又責成政風室擬訂地上物查估三級稽核之工作執行計畫。另已規劃針對查估程序、地價及地上物補償等相關流程製作宣導影片及懶人包,將以影片、圖表方式呈現,讓民眾能夠在簡單、輕鬆易懂之方式,了解想要的訊息,俾避免民眾因為未知而產生民怨,並持續辦理說明會及協價會,向民眾進行反詐騙宣導,相關成果均將透過網站揭露資訊,以達到公開透明成效。 當天會議中就「提昇網站視覺化及資訊主動揭露之具體作法」及「擬訂地上物查估三級稽核之工作執行計畫」共計二項議題進行討論。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魏豪勇提醒平臺網站可放有關民眾搶種搶建、公務員裁量違失等案例及判決,用民眾看得懂的語言宣導,並建議訂定裁量基準保護公務員,避免裁量濫用或瑕疵。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陳竹君建議進入查估成果檢核階段時,可抽查高風險的案件,如補償金額高、曾發生爭議的,另外應評估如何提高平臺使用率,因為很多土地所有權人大多是長輩,不見得會上網站查詢,所以與民眾面對面溝通的方式也要持續進行。 臺灣透明組織理事莊文忠建議平臺網站增加資訊揭露查詢機制、互動性及分眾化,並研議透過數據化及視覺化,達到主動溝通效果,另外懶人包上線前,可以請民眾來檢視。 交通部政風處副處長許有良表示,廉政平臺網站可加強e化的管理,未來變更設計或其他工程資訊可透過網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