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第15任院長 領軍打造國際競爭力與人文關懷雙軌進的學院

▲由李志鵬校長(中)監交,葉淑娟院長(左)將印信傳承給新任林豪傑院長(右)。(圖/中山管院提供)
▲由李志鵬校長(中)監交,葉淑娟院長(左)將印信傳承給新任林豪傑院長(右)。(圖/中山管院提供)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2025年開春之際,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簡稱中山管院)正式迎來新任領導團隊,由林豪傑教授出任第十五任院長,攜手企管系黃明新教授、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陳寶蓮教授擔任副院長,以及財管系蔡佳芬教授擔任EMBA執行長,組成兼具學術深度與實務經驗的明星陣容,共同帶領管院邁向嶄新未來。

▲左至右-黃明新副院長、陳寶蓮副院長、蔡佳芬EMBA執行長。(圖/中山管院提供)
▲左至右-黃明新副院長、陳寶蓮副院長、蔡佳芬EMBA執行長。(圖/中山管院提供)

學術與實務並重  迎向國際發展新高峰

新任院長林豪傑教授在學術界與企業界皆擁有卓越成就,專長於動態競融、策略管理及人才發展,研究成果屢獲國際期刊肯定,並擔任國內外學術期刊編審委員。他曾於企業界擔任高階主管十餘年,深諳產學合作的重要性,致力於將學術研究轉化為產業創新動能。林院長表示,此次接任院長,不僅是對其個人專業的肯定,更體現中山管院持續追求卓越、應對全球動態環境的企圖心。

副院長與EMBA執行長星光熠熠、創新發展新契機,兩位新任副院長亦具備豐富的學術與產業經驗。副院長黃明新教授研究專長涵蓋數位行銷、品牌管理與顧客關係管理,長期參與國內外重要產業審查與政策制定,曾擔任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議委員、經濟部小巨人獎與數位產業計畫審查委員。此次擔任副院長,將積極推動中山管院於數位時代的創新發展,強化與產業界的連結。

▲第十五任管院交接典禮與會師生主管同仁校友嘉賓及DBA博士班獻花合影。(圖/中山管院提供)
▲第十五任管院交接典禮與會師生主管同仁校友嘉賓及DBA博士班獻花合影。(圖/中山管院提供)

副院長陳寶蓮教授具備豐富的學術行政經歷,曾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專精於創新創業、企業成長與國際市場策略等領域,現任國科會管理一學門召集人,並曾於政大與清大任教。未來將為管院注入國際視野,深化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提升全球競爭力。

EMBA執行長蔡佳芬副教授在公司財務決策、公司治理與投資管理等領域成果斐然,多次獲國際會議獎項與全校教學傑出獎,並榮獲「教學類特聘教師」殊榮。接任EMBA執行長後,將致力於推動產學合作,提升課程國際競爭力,為中山管院EMBA開創新局。

師生寄予厚望  共同迎接管院新時代

管院新任行政團隊正式上任後,迅速獲得師生的熱烈祝賀與高度期待。未來,在新團隊的領導下,管院將持續提升學術研究能量、深化產學合作、強化國際競爭力,邁向國際頂尖商學院的目標。

熱門新聞

國道7號廉政平臺第3次聯繫會議 用地資訊透明化 網頁訊息視覺化

0
【民眾新聞葉柏成高雄報導】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昨〈21〉日於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岡山工務段辦理「國道7號高雄路段新建工程機關採購廉政平臺」第3次聯繫會議,由高公局趙興華局長主持,計有高雄市政府等機關45人與會,藉以落實採購平臺之標準化及透明化與跨域合作之精實作為,也於國際反貪日,與廉政署合作進行工程廉政外交。 趙興華表示,國道7號用地費用目前因相關補償提升增加到441.9億元,微調的路線會在損害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則下進行;查估作業方面,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均順利進行已接近完成,各項工作都能在廉政平臺的協助下發揮成效。 他指出,目前本廉政平臺將持續傾聽民眾意見,對於地上物查估將續行執行稽核機制,並運用網站公開透明之資訊,使利害關係人能夠更即時瞭解工程推動,以控管廉政風險,後續將對於查估成果審核及環境評估差異等進行風險管理。 趙興華說,地上物查估涉及民眾重大權益亦是用地取得關鍵作業之一,國道7號地上物查估作業係委託專業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辦理,於113年9月啟動地上物查估作業,目前正由高雄市政府相關機關協助書面審核中。 高公局同時就地上物查估作業,進行查估前置作業(事前)、現地查估(事中)及查估成果檢核(事後)的風險管控,又責成政風室擬訂地上物查估三級稽核之工作執行計畫。另已規劃針對查估程序、地價及地上物補償等相關流程製作宣導影片及懶人包,將以影片、圖表方式呈現,讓民眾能夠在簡單、輕鬆易懂之方式,了解想要的訊息,俾避免民眾因為未知而產生民怨,並持續辦理說明會及協價會,向民眾進行反詐騙宣導,相關成果均將透過網站揭露資訊,以達到公開透明成效。 當天會議中就「提昇網站視覺化及資訊主動揭露之具體作法」及「擬訂地上物查估三級稽核之工作執行計畫」共計二項議題進行討論。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魏豪勇提醒平臺網站可放有關民眾搶種搶建、公務員裁量違失等案例及判決,用民眾看得懂的語言宣導,並建議訂定裁量基準保護公務員,避免裁量濫用或瑕疵。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陳竹君建議進入查估成果檢核階段時,可抽查高風險的案件,如補償金額高、曾發生爭議的,另外應評估如何提高平臺使用率,因為很多土地所有權人大多是長輩,不見得會上網站查詢,所以與民眾面對面溝通的方式也要持續進行。 臺灣透明組織理事莊文忠建議平臺網站增加資訊揭露查詢機制、互動性及分眾化,並研議透過數據化及視覺化,達到主動溝通效果,另外懶人包上線前,可以請民眾來檢視。 交通部政風處副處長許有良表示,廉政平臺網站可加強e化的管理,未來變更設計或其他工程資訊可透過網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