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建立海洋永續發展典範 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以創新及多面向的永續發展策略,成為海洋永續發展的典範,榮獲教育類「國家永續發展獎」殊榮,肯定其多年來推動海洋永續發展的卓越成果。12月19日下午,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頒獎典禮中,海大校長許泰文代表受獎。

海大建立海洋永續發展典範 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圖為海大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 團隊現場合影/海洋大學提供

許泰文校長表示,海大長期深耕海洋領域,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教學、研究、產業及社會實踐,並積極與國際接軌。學校聚焦於海洋潔淨能源、河海防災、生態復育、海洋碳匯藍碳及綠色智慧養殖等永續議題,致力於打造集教學與研究於一體的國際頂尖海洋大學,同時營造多元共榮的山海森林校園。

根據統計,海大於2023年開設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課程已佔全校課程數的53.1%,同年有82.85%的研究專案聚焦於永續發展,充分展現其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此外,海大於2023年正式成立「社會責任實踐與永續發展中心」,統籌校內永續相關業務,推動地方創生並強化國內外夥伴關係,持續擴大其社會影響力。

海大在國內外榮獲多項殊榮,彰顯其在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在國內,海大連續兩年獲得《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包括首獎1座及楷模獎3座;並榮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在國際間,海大於 QS 2025世界大學永續發展排名中位居全球第595名、亞洲第147名及臺灣第12名,成績亮眼。

海大副校長冉繁華指出,學校結合大學USR與企業ESG,共同推進海洋永續發展,並號召研究生與大學生參與實踐,培育出具實務能力的海洋專業人才。例如,與鴻海集團合作的「永續海洋—循環資源」專案,已有超過200名學生參與新式魚礁、藻礁及珊瑚復育等計畫,為海洋永續播下希望的種子。

同時,海大亦致力於提升全民海洋素養,將海洋研究成果與教育專業知識向下扎根,通過學校、家庭與社區的連結,深化國內永續海洋理念,推廣海洋保育教育。

未來,海洋大學將秉持「誠樸博毅」的校訓,深化永續理念,結合多方資源研發創新綠能技術,拓展淨零排放相關研究,並持續推動臺灣海洋教育與海洋相關產業的永續發展。學校將進一步擴大並深化與地方社區、產業及國際夥伴的合作關係,為培育具全球視野的海洋專業人才而努力不懈。

國家永續發展獎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設立,旨在表揚推動永續發展績效卓越的單位,並鼓勵全民參與,實現永續發展在地化及生活化目標。本年度全國共有162個機關團體參與競逐,歷經初選、複選與決選三階段評選,最終有46個單位脫穎而出,海大即是其中之一,實至名歸。

原始新聞來源 海大建立海洋永續發展典範 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 臺灣郵報.

熱門新聞

國道7號廉政平臺第3次聯繫會議 用地資訊透明化 網頁訊息視覺化

0
【民眾新聞葉柏成高雄報導】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昨〈21〉日於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岡山工務段辦理「國道7號高雄路段新建工程機關採購廉政平臺」第3次聯繫會議,由高公局趙興華局長主持,計有高雄市政府等機關45人與會,藉以落實採購平臺之標準化及透明化與跨域合作之精實作為,也於國際反貪日,與廉政署合作進行工程廉政外交。 趙興華表示,國道7號用地費用目前因相關補償提升增加到441.9億元,微調的路線會在損害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則下進行;查估作業方面,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均順利進行已接近完成,各項工作都能在廉政平臺的協助下發揮成效。 他指出,目前本廉政平臺將持續傾聽民眾意見,對於地上物查估將續行執行稽核機制,並運用網站公開透明之資訊,使利害關係人能夠更即時瞭解工程推動,以控管廉政風險,後續將對於查估成果審核及環境評估差異等進行風險管理。 趙興華說,地上物查估涉及民眾重大權益亦是用地取得關鍵作業之一,國道7號地上物查估作業係委託專業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辦理,於113年9月啟動地上物查估作業,目前正由高雄市政府相關機關協助書面審核中。 高公局同時就地上物查估作業,進行查估前置作業(事前)、現地查估(事中)及查估成果檢核(事後)的風險管控,又責成政風室擬訂地上物查估三級稽核之工作執行計畫。另已規劃針對查估程序、地價及地上物補償等相關流程製作宣導影片及懶人包,將以影片、圖表方式呈現,讓民眾能夠在簡單、輕鬆易懂之方式,了解想要的訊息,俾避免民眾因為未知而產生民怨,並持續辦理說明會及協價會,向民眾進行反詐騙宣導,相關成果均將透過網站揭露資訊,以達到公開透明成效。 當天會議中就「提昇網站視覺化及資訊主動揭露之具體作法」及「擬訂地上物查估三級稽核之工作執行計畫」共計二項議題進行討論。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魏豪勇提醒平臺網站可放有關民眾搶種搶建、公務員裁量違失等案例及判決,用民眾看得懂的語言宣導,並建議訂定裁量基準保護公務員,避免裁量濫用或瑕疵。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陳竹君建議進入查估成果檢核階段時,可抽查高風險的案件,如補償金額高、曾發生爭議的,另外應評估如何提高平臺使用率,因為很多土地所有權人大多是長輩,不見得會上網站查詢,所以與民眾面對面溝通的方式也要持續進行。 臺灣透明組織理事莊文忠建議平臺網站增加資訊揭露查詢機制、互動性及分眾化,並研議透過數據化及視覺化,達到主動溝通效果,另外懶人包上線前,可以請民眾來檢視。 交通部政風處副處長許有良表示,廉政平臺網站可加強e化的管理,未來變更設計或其他工程資訊可透過網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