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文琦
一路好走,又是一個時代與眼淚的必然結束。媒體報導,知名作家瓊瑤日昨在自己淡水住家「輕生」、享壽86歲,其生前的著名作品多已改編成知名的電影或電視劇,尤其是戲劇《還珠格格》更是一砲而紅且最為人所知。據悉,她在2017年即因老公平鑫濤生病,在臉書上公開給兒子與兒媳信一封信交代「身後事」,並列出5點叮囑親屬後輩們,包括要求「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私下家祭即可」。
坦白說,筆者非常認同瓊瑤生前在「意識清楚」且「自由意志」下所做的「自由人決定」與對人生規劃的看法,從「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來悼念我」、「將我儘速火化成灰,採取花葬的方式」、「不做七,不燒紙,不設靈堂,不要出殯」,乃至是「我不要死後哀榮!後事越快結束越好,不要超過一星期」,讓她低調離開塵世等,講白了,死後就算有「備極哀榮」的冠蓋雲集,但那又有何「實質意義」呢?
誠如瓊瑤所言,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煩別人,「更不可麻煩愛我的人,如果他們真心愛我,都會瞭解我的決定」,也正因為如此,從之前知名電視人傅達仁,必須千里迢迢地遠赴瑞士「進行安樂死」,再到瓊瑤已笑看生死、決定決不插管,認為人活一輩子,如果到最後竟對自己的死亡沒有辦法選擇,只能任人擺佈,這太沒有人權、沒有公理正義的「宣示」,確實讓人思考何謂是正向積極且具有意義的「人權」。
沒錯,螻蟻尚且偷生與好死不如賴活著等,都可以是每個「自由人」的不同想法,唯就在台灣即將步上超高齡社會且少子化的大趨勢,乃至每個兒女都有本「家家難念的經」之下,如何在確認已無法完全健康,且康復至可以基本自主的「生活自理條件」下,瓊瑤此際的輕生,「自主善終權」似已到了必須正視且提出配套做法的關鍵時刻。因為,每個人都會老,但沒有一個人會想當未來可能的「下流老人」啊。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胡文琦: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政治評論家、親民黨發言人
原始新聞來源 【胡文琦專欄】從瓊瑤輕生談自主善終權 臺灣郵報.